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州

湘州

①西晋永嘉元年 (307) 分荆、广两州置。治所在临湘县 (今湖南长沙市)。《寰宇记》 卷114潭州引郭仲产 《湘州记》 云: “以西临湘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湖南湘、资二水流域及湖北陆水流域。东晋咸和三年 (328) 废。义熙八年 (412) 复置,十二年(416) 又废。南朝宋永初三年 (422) 复置,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北部北江流域大部。元嘉八年 (431)废。孝建初复置。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 (治今广东英德县西北)、东衡 (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 (治今广西桂林市) 等州,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 (589)改为潭州。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大活关城 (今湖北大悟县东北)。北齐改置北江州。


(1)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分荆、广两州置,治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以州治“西临湘水为名”(《太平寰宇记》)。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湘、资两水流域和湖北省陆水流域。东晋以后屡有废置,辖境亦有增减。南朝宋、齐时陆水流域割属郢州,增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江上游、漓江和贺江流域以及广东省北部北江流域大部。梁、陈时南部地区分置衡(治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东衡(治今广东韶关市南)、桂(治今广西桂林市)等州,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潭州。东晋、南朝时为上流重镇。《晋书·宗室·谯王水传》:“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指荆、交、广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2)南朝梁武帝置,治新城县(今大悟县东南新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大悟县和武汉市黄陂区地。北齐废。


猜你喜欢

  • 电白郡

    南朝梁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四十里长坡镇南旧城村。隋开皇九年(589)改为电白县。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高州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 胡勒噶珊

    亦作呼拉。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南岸锡卡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呼拉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同江南岸,东至海滨旧设

  • 昏驮多城

    一名摸达城。隋、唐西域国达摩悉铁帝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2: 达摩悉铁帝国 “昏驮多城,国之都也。中有伽兰,此国先王之所建立,疏崖奠谷,式建堂宇”。

  • 金水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 中和殿

    在今北京故宫太和殿后。为故宫主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中和殿。凡遇皇帝入太和殿理朝政先在此殿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礼

  • 皇寺

    在清盛京外攘门外五里,今辽宁沈阳市小西门外。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皇太极敕建。两年后寺成,皇太极赐 “莲花净土实胜寺” 大印一枚,允许收藏努尔哈赤用过的甲胄,故称皇寺。是盛京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

  • 中都云板水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北二十里邦水。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为邦水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西北栗水(邦水)。属管番民总管。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为邦水长官司。

  • 长岭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1)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长岭子(今吉林长岭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长岭县,地名长岭子”, 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在吉林省西部,

  • 落凤山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落凤山。《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孤山” 条下: 落凤山“峰峦起伏,形如波浪,旁有大公、尖顶、浮柱等山,皆连亘于县东”。《清一统志·兖州府一》 “蚕母山” 条: “少东为落凤山

  • 凯门

    即清明门。汉长安城东面的中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北玉女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