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河
亦名大河、声洋水。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内甲河。《清一统志·登州府》: 清阳河 “发源栖霞县翠屏山东,绕城北流,折而东,经福山县 (今福山镇) 东北入海”。
亦名大河、声洋水。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内甲河。《清一统志·登州府》: 清阳河 “发源栖霞县翠屏山东,绕城北流,折而东,经福山县 (今福山镇) 东北入海”。
明代自宣德三年(1428)以后,境内的府、州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明自宣德三年(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八屋镇。《清史稿·地理志》怀德县:旧设铺司“西八屋,西南朝阳坡,皆入奉化。……由县西北小边经八屋至边壕赴辽源”。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澄迈县: “西南有铜鼓巡检司,治新安都。”
①北宋置,属火井县。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②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史·地理志》洛容县:“东有平乐镇巡检司,治石榴江,后迁县东北中渡。”《清一统志·柳州府》:平乐镇巡司“在洛容县东北七十里。地
在今云南通海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5河西县: 琉璃山 “在县治 (今河西镇) 北。元时土酋建城寨于其上。凡三层。其西为普应山”。
即台罕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台阁牧。“台阁牧”,蒙古语意为拐湾地。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东部。台阁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台阁牧系蒙古语,意为“拐弯处”。因处古河湾内而得名。清初
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东部析置,治所在郭村(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义。1937年5月裁撤,并入新正县(革命政权由陕西栒邑及甘肃正宁二县析置之新县)。旧县名。陕甘苏区
①即今吉林白山市东北三岔子镇。清末置巡检于此。梅辑铁路有支线(浑三支线)至此。②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东北。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三岔子地方,此地系二十道与二十一二道等沟交尾之所。日俄战时,
①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北栏柯山西麓。产砚石,世称端砚。唐宋时采砚于此。宋苏易简 《砚谱》云: “端溪有斧柯、茶园、将军地,同是一溪,惟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一两呵汗津滴沥,真难得之物。” 又叶樾 《端溪砚
即今吉林白山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帽儿山巡检移驻于此。1915年改为县佐。1960年于此设浑江市。1994年改为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