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泉州置,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以泉山孔泉清源为名。《方舆胜览》 卷12: 泉山 “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以清源名郡”。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泉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泉州置,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金门等市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泉州。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泉州置,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以泉山孔泉清源为名。《方舆胜览》 卷12: 泉山 “山有石乳泉,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其源流衍下达于江,以泉名山及州,以清源名郡”。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泉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泉州置,治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金门等市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泉州。
①古“九州”之一。《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余祁。”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昭余祁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约当今山西、河北一带。②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山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景东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元史·文宗纪》: “云南景东甸蛮官阿只弄遣子罕旺来朝,献驯象,乞升甸为景东军民府,阿只弄知府事。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东南隅。石赵时为王室宴游之所。《水经·浊漳水注》:邺城“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又《水经·洹水注》:“洹水又东枝津出焉,东北流径邺城南,谓之新河,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北径东明观
五代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须江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江山市。以江郎山得名。南宋咸淳三年(1267)迁治今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改为礼贤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徙还旧治,复名江山,属衢州
一名黄水。即今河南贾鲁河上源。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北、荥阳市东南及郑州市境。《水经·济水注》: 黄水 “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
①北宋置,属银城县。在今陕西神木县南。金改属葭州。后废。②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南达堡置,属河州。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宋史·地理志》河州: 通津堡 “东至安疆砦四十五里,西至大通城
即铁。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公羊传》 作 “栗”。古邑名。又作铁。春秋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公羊传》哀公二年(前493年):“晋赵鞅帅师及郑轩达帅师战于栗。”即此。参见“铁”。
西魏改南襄郡置,治所在重阳县 (北周改思安县,今湖北南漳县)。隋开皇初废。(1)北周置,治叶县(今河南叶县南旧县镇)。隋开皇初废。(2)西魏改南襄郡置,治重阳县,北周改治思安县(今湖北南漳县)。隋初废
即括苍山。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隋书·地理志》: 永嘉郡括苍县有 “括仓山”,即此。
①古都邑名。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二里。《竹书纪年》: 商王 “南庚自庇迁于奄”。即此。②一作䣍、 盖。 商的盟国。 嬴姓。 在今山东曲阜城东二里。《书序》: “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