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刘支线

海刘支线

又称刘顶支线。从江苏海州 (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 南至刘顶煤矿。为陇海铁路支线。1940年建成。1945年拆除。


猜你喜欢

  • 岑峰山

    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清一统志·忻州》:岑峰山“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冈峦延亘,城之东北隅跨其上”。

  • 塘渡口市

    即塘路口。今湖南邵阳县驻地塘渡口镇。1952年邵阳县迁治于此。

  • 景华苑

    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旧城景龙门外。陆游 《老学庵笔记》 卷9载: “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附。宣和初,景华苑成,移植于芳林

  • 宣府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为防御蒙古设立宣府左、右、前三卫,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县。为近畿防卫要地。正统十四年 (1449) 瓦剌也先攻宣府,京师为之震动。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

  • 万胜山

    又名仁寿山。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万胜山“四面陡绝。元末红巾之乱,郡人避兵于此”。

  • 琉华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海拔1543米。《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豫章山” 条: “县南七十里又有琉华山,山顶宽平,有长湖,深不可测,山下即琉田,居民以陶为业。” 《清一统志 ·处州府》: 琉华山“亦名

  • 天木山

    即大木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元和志》卷21桐柏县:“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

  • 高前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十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 《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高前山 “顶有池,甚清冷。亦名天池山”。又称天池山。在河南省内乡县

  • 瓮 (甕) 山泊

    即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昆明湖。为西山诸泉汇注之湖。《元史·河渠志》: “白浮泉水在昌平县界,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都城焉。” 清乾隆十五年 (1750) 改名昆明湖。

  • 迤西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西地区为迤西。清置迤西道,驻大理府 (今云南大理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 (孙) 可望入云南会城。……与 (刘) 文秀俱至楚雄,略迤西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