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浢津

浢津

一作郖津。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西北三里。《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畿为河东太守,叛者绝陕津,畿 “遂诡道从郖津度”。《水经· 河水注》: 门水 “北径弘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浢津”。《元和志》 卷6灵宝县: “浢津,在县 (今县东北老城) 西北三里。隋义宁元年置关,贞观元年废关置津。”


又作窦津或郖津。古黄河津渡。因黄河有浢水流入故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旧灵宝西北。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北伐,魏将封礼自此南渡赴弘农。隋末置关。唐贞观初废,仍置津渡。明改名陌底渡,置巡检司。


猜你喜欢

  • 台北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北市。在台湾省本岛北部。面积272.16平方千米。人口263.3万。是台湾省省会、第一大城市。辖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

  • 兴教寺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西韦村。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总章三年(670)为迁葬高僧玄奘遗骨而建。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清同治年间曾被兵火焚毁。1922年和1939年两度重修。寺西慈恩塔院内,有玄奘

  • 灵山驿

    在今广东潮阳市城南。《清一统志·潮州府》:灵山驿“在潮阳县南门外。明初置,嘉靖四年移于北郭,后又移此。今裁”。

  • 下口村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百二十里下口乡。明置巡司于此。

  • 义胜军

    ①唐中和三年(883)改浙江东道节度为义胜军节度,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以南部分。光启三年(887)改威胜军节度,乾宁初又改为镇东军节度。北宋初废。②唐方镇名

  • 渤海国

    唐武后圣历元年 (698)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初称振国 (一作震国),先天二年 (713),唐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改称渤海。初都今吉林敦化市敖东城,天宝末年(755)

  • 马沙窝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宣传“灭洋”主张。

  • 时蓬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 阿埧堡

    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北。清设游击驻守。

  • 永安湖

    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四十五里南北湖。宋《绍定澉水志》卷上:永安湖“在镇西南五里。周围一十二里。元以民田为湖,储水灌溉,均其税于湖侧田,上税虽重,而田少旱。四围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