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北接河北吴桥县境。清属德州,有州判驻此。民国置县佐。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人口 1860。相传,原村名桃庄,以盛产桃而得名。
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桥江)。《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市桥江“在府西,东南流入富良江。自广西入安南者,江为必由之道。亦谓之乾满江”。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
①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东九十里长乐镇。②北宋置,属兴宁县。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二里。熙宁四年(1071)升为长乐县。③北宋置,属定远县。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④明置,属解州。在今
又名陉山。在今河北井陉县北,与鹿泉市接界。《汉书·地理志》 石邑县:“井陉山在西。”《元和志》卷17井陉县:陉山“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引《旧志》:“山在今县北五十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西湖东岸。唐大历间(766—779)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宋《乾道临安志》卷3:白居易“复浚李泌六井, 民赖其汲”。六井为相国井、西井、白龟井、金牛井、方井、小方井,分布在从钱塘门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春秋》:僖公四年(前656),“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史记·秦本纪》: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伐楚,取召陵”。即此。古邑名。春秋时楚邑。在今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贞元后废。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