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湓城县置,为江州治。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元和志》 卷28江州:浔阳县 “以在浔水之阳,故曰浔阳”。天宝元年(742) 为浔阳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江州治。五代南唐改名德化县。
②即寻阳县。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建兴二年 (253),恪 “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湓城县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以在浔水之阳得名。为江州治,天宝、至德间为浔阳郡治。五代南唐改名德化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湓城县置,为江州治。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元和志》 卷28江州:浔阳县 “以在浔水之阳,故曰浔阳”。天宝元年(742) 为浔阳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江州治。五代南唐改名德化县。
②即寻阳县。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建兴二年 (253),恪 “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湓城县置,治今江西省九江市。以在浔水之阳得名。为江州治,天宝、至德间为浔阳郡治。五代南唐改名德化县。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北部地置,治所在河南府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温县及郑州市以南,信阳、息县、淮滨等市县以北,渑池、洛宁及伏牛山、桐柏山以东,新郑、淮阳、沈丘及安徽太
①又作色仁孜宗。即今西藏萨迦县东一百八十余里赛乡。②又作色谿。治所即今西藏曲水县西塞村。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色”。
即春秋郑琐邑。在今河南新郑市北。《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菀陵县: “有琐侯亭。”
①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史记·魏公子列传》:魏隐士侯嬴“为大梁夷门监”。太史公曰:“夷门者,城之东门也。”②开封的别称。因夷门为战国魏大梁城东门而得名。《
在今山东即墨市。《金史·地理志》:即墨有曲里盐场。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北。《清一统志·定州》:众春园“宋州守李昭亮建。后韩琦扩其址,岁时与民同乐,故名。琦自为记”。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雅安多。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外番》。
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北太坪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翁源县图表:“太平水一名江镇水。源出县东北丫髻山,西南流经太平铺,油溪水自西北来注之。”②即今四川垫江县西南太平镇。清光绪《垫江县志》卷2:太
即伦朱卜宗。在今西藏林周县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冷珠宗”。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米山镇。《清一统志·泽州府》:米山镇“在高平县东十里。有堡。当泽、潞之冲,居民稠密,商贾辏集”。(1)在山西省高平市中部。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米山,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