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州

济州

①北魏泰常八年 (423) 置,治所在碻磝城(今山东茌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范县、山东聊城、东阿、肥城、阳谷、高唐等县市间地。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辖境缩小。天宝十三载 (754) 州城为河所陷,遂废入郓州。

②五代周广顺二年 (952) 分郓州置,治所在巨野县 (今山东巨野县南一里)。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市及巨野、金乡、郓城等县地。金天德二年 (1150)移治任城县 (今济宁市)。蒙古至元六年 (1269) 又移治今巨野县。八年 (1271) 升为济宁府,十二年 (1275) 又改济州,属济宁府。至正八年 (1348)废。

③金天眷三年 (1140) 改黄龙府置,属会宁府。治所在利涉县 (今吉林农安县)。《金史· 地理志上》: “以太祖来攻城时,大军径涉不假舟楫之祥也。” 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德惠、双阳县及长春市地。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名隆州。


(1)北魏泰常八年(423年)置,治碻磝城(今山东茌平县西南)。辖境约当今河南省范县、山东省聊城、东阿、肥城、阳谷、高唐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辖境缩小。天宝十三载(754年),州城为河所陷,遂废入郓州。(2)五代周广顺二年(952年)分郓州置,治所在巨野(今县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宁市及郓城、巨野、金乡等县地。金天德二年(1150年)移治任城(即今济宁)。元至元中升为济宁府;不久又改为济州。至正八年(1348年)废。(3)金天眷三年(1140年)以龙州改名,治利涉县(今吉林农安县),属上京路。辖境相当今吉林省长春市及农安、德惠一带。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名隆州。


猜你喜欢

  • 涝店镇

    即今陕西户县西北涝店乡。《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涝店镇 “在鄠县北十五里”。在陕西省户县西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涝店,人口2510。镇以驻地名。因处涝河东岸大路口,故名。

  • 建国县

    1939年晋察冀边区由献县、河间二县析置,治杜生 (今河北沧县西北杜生镇)。1954年撤销,并入河间、沧县、献县等县。旧县名。1939年由献县、河间两县析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丰儿庄,后迁沧县杜生。19

  • 寿昌海

    即渥洼水。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南湖乡。《元和志》卷40沙州寿昌县:“武德二年改置寿昌,因县南寿昌泽为名也。”

  • 宣务山

    一名虚无山。 又名巏��山。 在今河北隆尧县西。 《隋书·地理志》: 柏乡县 “有����山”。 《寰宇记》 卷59

  • 江

    即水。 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之岷江。 《方舆胜览》 卷52崇庆府: 江 “自青城县南流入县界”。 《明史·地理志》 崇庆州: “西北有江,东流入

  • 福绵墟

    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南三十里福绵墟。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郁林州图: 西南有福棉墟。

  • 嵩高县

    即崈高县。西汉元封元年 (前110) 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汉废。《元和志》卷5登封县: “本汉嵩高县,武帝元封元年置以奉太室,后省入阳城。”

  • 博罗图山

    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清一统志 ·吐鲁番》: 博罗图山 “在纳林奇喇山西五十里,与阿拉癸山南北相接,形如锁钥,吐鲁番西南境一大关隘。当哈喇沙尔东北境。山多积雪,博罗图河发源其北”。

  • 胶东道

    1914年由原胶东道袭置,属山东省。治福山县烟台 (今山东烟台市)。辖境约当今山东广饶、淄博市东部、青州、临朐、安丘、诸城、五莲、日照以东地区。1925年撤销,分置莱胶、东海、淄青三道。1913年2月

  • 上村镇

    即今山西屯留县东上村乡。《清一统志·潞安府》“寺底镇”条下:上村镇“在县东二十里”。在山西省屯留县城东部。面积59.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村,人口2710。1949年为老军庄二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