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洛城在 “县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
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裴城” 条内: “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相传后汉时筑,三国时废,皆未知所据。”
③即今西藏东南部之珞渝。是藏族对珞巴族居住区的称呼。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金溪县: 洛城在 “县西四十里。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
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1眉州“裴城” 条内: “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相传后汉时筑,三国时废,皆未知所据。”
③即今西藏东南部之珞渝。是藏族对珞巴族居住区的称呼。
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 硝河 “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②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潼川府一》: 硝河 “在中江县西南。源出县西北,其水出硝”。
北魏神龟元年(518)置,为安政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元和志》卷4:“大斌者,取稽胡怀化,文武杂半之义。”隋属雕阴郡。唐武德七年(624)移治魏平城(今子长县南)。贞观二年(628)又移治今子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北源口镇。《清一统志·武昌府一》:源口“在大冶县东南”。
①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径毋邱兴墓东,又南径函谷关西。皂涧水又东流入于谷。”②一名黑涧水。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水经·洛水注》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集。西晋属顿丘郡。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北。南朝梁属枞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古县名。(1)西汉元鼎五年(前112年
又名羚羊峡、高峡山。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水经· 泿水注》: “王氏 《交广春秋》曰: 步骘杀吴巨、区景,使严舟船合兵二万,下取南海,苍梧人衡毅、钱博,宿 (吴) 巨部任,兴军逆(步) 骘于苍梧
1922年析建水县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在今云南建水县北八十里曲江镇。民国《曲溪县地志资料细目表》:“曲溪原曰曲江,以江水发源于玉溪,故名。”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8年撤销,并入建水县。旧县名。
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左传》:桓公十三年(前699),“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
①三国魏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北魏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相州。十八年(598)改为尧城县。②东晋置,为晋昌郡治。治所在王水口(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北魏延昌三年(514)
金改张义堡置,属镇戎州。即今宁夏固原县西南五十里张易乡。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