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丰州置,治所在原丰县 (后改名闽县,即今福建福州市)。大业初改为闽州,寻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623) 复为泉州。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其后分置建、漳、汀、武荣诸州,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景云二年 (711) 改为闽州。开元十三年 (725) 易名福州。
②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石门县 (今陕西淳化县北)。因甘泉得名。贞观元年 (627)废。
③唐久视元年 (700) 分泉州置武荣州,景云二年 (711) 改名泉州。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市。开元八年 (720) 置晋江县为州治。《寰宇记》 卷102泉州: 泉山 “在州北五里,泉州因此为名”。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两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清源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泉州。五代后西北部包有德化县。北宋太平兴国后东北部木兰溪流域割出,置兴化军。西南部长泰县划属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 升为泉州路。宋元祐二年 (1087) 于泉州城置市舶司。经南宋至元州城均是全国最繁盛的对外贸易中心,城内有 “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聚居处。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
④天津市宝坻县的别称。因古泉州渠口在县境而得名。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置,治原丰县(592年改名闽县,即今福建福州市)。《元和郡县志》:“因有泉山为名”。大业初改为闽州,寻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初改为建州,六年(623年)复为泉州。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其后分置建、漳、汀、武荣诸州,辖境缩小为闽江下游地区。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2)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石门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长街村)。辖境相当今陕西省泾阳、三原县西部地区。贞观元年(627年)废。(3)唐景云二年(711年)以武荣州改名,天宝、至德间为清源郡。《太平寰宇记》:泉山“在州北五里,因此为名。”治今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八年(720年)置晋江县为附郭。辖境相当今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五代后西北部包有德化县。宋太平兴国后东北部木兰溪流域划出,置兴化军;西南部长泰县划属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泉州路。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于泉州城置市舶司。为全国最繁盛的对外贸易中心,城南有“蕃坊”,为阿拉伯地区商人聚居处。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其为世界最大港之一。(4)旧天津市宝坻县的别称。因古泉州口在县境,故名。参见“泉州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