沲水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58道州: 沲水,“ 《晏公类要》 云,源从九疑山沲洞出,自江华县女弦潭流经过营道县”。《明史·地理志》 江华县: “东有沲水,源出九疑山之石城、娥皇二峰,下流合于潇水。”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之沱江。《舆地纪胜》 卷58道州: 沲水,“ 《晏公类要》 云,源从九疑山沲洞出,自江华县女弦潭流经过营道县”。《明史·地理志》 江华县: “东有沲水,源出九疑山之石城、娥皇二峰,下流合于潇水。”
北魏孝昌三年 (527) 置,为渭南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名渭南县。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3: 哈朗归塔克 “旧音哈朗圭。在和阗西南境。……和阗郭勒出其北麓”。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1: 和阗河西源曰哈喇哈什河,东源玉陇哈什河之西源 “出哈朗归
①又名夷星桥、夷里桥、竺桥。战国时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笮桥 “以竹索为之,因名”。《晋书·桓温传》: 永和三年 (348),桓温灭李氏成汉,“ (李) 势于是悉
①即今江苏大丰县南三十九里小海镇。旧属东台县。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东台县:“小海镇在治东北五十里。”②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三十四里小海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南有“小海
隋大业二年(606)改驴夷县置,属代州。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和志》卷14称,“因山为名也”。后属雁门郡。唐属代州。金贞祐四年(1216)升为台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为五台县,属太原府。八年
元置。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明废。
又名狄水河、七星沟。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东南流经定州市南合古滱水。相当今孟良河。《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右会长星沟,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清一统志·定州》“长星沟”条引《旧府志》:“狄水河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沿海一带。北起安平古堡故址(在一鲲身),南至二层行溪(即二仁溪)口,原由多处沙洲连续发展而成,地势起伏,有如鲸(鲲)背浮露水面,故名“鲲身”。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自打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契尔卡河口。清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乌苏里江东岸沁河以北有“抓金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乌苏里江东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 顾泾港 “宋时与茜泾、下张、七鸦、杨林、掘浦共为昆山六大浦”。《清一统志·太仓州一》: 顾泾港 “西南接练祁,北通川沙港,东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