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州
唐麟德二年(665)置,治所在罗目县(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及乐山市金河口区地。上元三年(676)废。
唐麟德二年(665年)置,治罗目县(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属剑南道。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峨边、峨眉山、夹江等县市一带。上元三年(676年)废。
唐麟德二年(665)置,治所在罗目县(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及乐山市金河口区地。上元三年(676)废。
唐麟德二年(665年)置,治罗目县(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属剑南道。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峨边、峨眉山、夹江等县市一带。上元三年(676年)废。
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六十里。唐初于此置丰义县,因旧城为名。
在今四川万县市南。明正德 《夔州府志》卷3: “溪南井、长滩井俱在 (万) 县南百里。水可煮盐。”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79枣阳县: 武王山 “在县东五十里。世传楚武王尝猎此。一名霸山”。
今江苏高邮市别名。《舆地纪胜》 卷43高邮州: 盂城,“ 《高邮志》 谓地形四隅皆低,城基特高,状如覆盂”,故名。
在今福建松溪县南。《宋书·州郡志》 建安太守: “闽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炉铸剑为湛炉也。” 《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有湛炉山,“ 《图经》 云: 昔湛王铸剑于其上,因而为名”。《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人过析隈”。杜注: “析为楚邑……隈其隐蔽处也。” 《方舆纪要》 卷5邓州: “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厮隈山。”
即杏园渡。北宋置镇,属汲县。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古镇名。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旧黄河渡口。唐乾元初郭子仪自杏园渡河至获嘉县,于此败安庆绪将安太清之兵。宋置镇,属汲县。
①又名建德江口。即今浙江建德市东胥溪南流入富春江之口。《梁书· 侯景传》: 大宝二年(551),侯景将刘神茂等据东阳,又遣其党元頵“下据建德江口”。又 《方舆纪要》 卷90严州建德县 “胥口溪” 条: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东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沙坑砦“在县治(治今巴邱镇)东北。明初,常遇春讨熊天瑞于赣江,至临江,平沙坑、麻岭、牛皮诸山砦是也”。
在今云南保山市北十里。明置土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