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公堤

沈公堤

北宋筑。在今江苏启东、海门、通州市境内。东起启东市西北吕四港镇,西至通州市东的余西乡。《清一统志·通州》:沈公隄“在州东,海门废县东北。宋至和中县令沈起以海涨病民,筑隄七十里,西接范公隄,以障卤潮”。


北宋至和中海门知县沈起主持修筑,在今江苏省启东、南通二市境。全长七十里,东起吕四镇,西至余西场,以障卤潮。


猜你喜欢

  • 虎忙岭

    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连城县: 虎忙岭在 “县西北,接长汀县。山岭高峻,登陟甚难,言虎过此亦仓忙也”。

  • 刁马河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

  • 邪龙县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巍山县地名志》:彝语“邪”为喜欢,“龙”即龙,意即龙喜欢的地方。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云南

  • 苍荣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甘洛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 偏路

    即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行,过秦岭,沿丹水,至今河南西峡县之道路。沿途设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商州 “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舆程

  • 邵原镇

    一作邵源镇。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唐初置邵原县。寻废。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邵原镇,人口 2900。因系周召公采邑,地处山间盆地,

  • 景德镇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

  • 三壅山

    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2壶关县:“三壅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其山三面壅障名山。下出泉,名壅水,东南入河南林县界。”

  • 东宋集

    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东宋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掖县西南有东宋集。

  • 金墉城

    三国魏明帝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西晋时被废黜之皇帝、皇后、皇太子曾安置于此。十六国时洛阳城荒残,金墉城遂成为戍守攻战要地。《宋书· 武帝纪》: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