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江道
东汉改汶江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建安中刘备定蜀,于此置汶山郡。《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即此。西晋改为广阳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冉族地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为汶山郡治。地节三年(前67年)废郡,为蜀郡北部都尉治。东汉属蜀郡,建安末称县,属汶山郡。
东汉改汶江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建安中刘备定蜀,于此置汶山郡。《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即此。西晋改为广阳县。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冉族地置,治今四川省茂县北。为汶山郡治。地节三年(前67年)废郡,为蜀郡北部都尉治。东汉属蜀郡,建安末称县,属汶山郡。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扶龙山在西充县之大陵镇。”
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九仙岩在“县西北五十里。深广三里许”。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史集》 (第1卷)记载,金代时克烈部首领撒里黑汗居斡儿寒(鄂尔浑) 河,在与塔塔儿部战争中,曾移驻Tui-Tagachu之地。其地应在鄂尔浑河源杭爱山之南,清代图籍称为推
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明一统志》卷52南康府:回城山“在建昌县(治今艾城)西五十里。中有高峰,峨然如城郭”。《清一统志·南康府一》:回城山“在建昌县南四十五里。山势回环,列嶂如抱。上有圣水塘,常盈不竭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三国魏废。《水经· 浊漳水注》: “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地理风俗记》 曰: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
1941年由松潘县黄胜关以外地方析置,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求吉镇)。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1941年由松潘县析置,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求吉寺)。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
在今陕西临潼县北二十里。《元和志》 卷2栎阳县: 煮盐泽 “在县南十五里。泽多咸卤,苻秦时于此煮盐,周回二十里”。
又名闰水。汝水支流。自今安徽临泉县西南,流经阜南县东北境,折向东南至颍上县润河镇入淮。《水经· 淮水注》: “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
①在今广西灌阳县北六十里。唐柳宗元尝游此。有诗云:“忆作筹戎事不同,曾闻燕集此岩中。”②在今陕西佛坪县西北。入洋县要路。清嘉庆七年(1802),杨遇春斩白莲教教首苟文明于此。
在今陕西勉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6引《舆程记》:“由凤县南百里桑平铺而入,至此而出,路长二百里,为古陈仓道。汉高祖出故道袭陈仓,盖由此。今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