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望州
唐总章三年(670)置,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
唐总章三年(670年)置,治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戎州。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
唐总章三年(670)置,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
唐总章三年(670年)置,治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戎州。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废。
明清置,为汉龙关屯田区。即今云南畹町市。《滇南界务陈牍》 下卷 《腾越沿边疆索图说》: “雍正二年,前督部堂鄂、抚部院杨添设方耀等九屯,协守二关,内有宛顶屯,即附近于汉龙关地。”
1914年改安平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郭子章《郡县释名》贵州卷载:明置平坝卫,“城东南有上坝,西南有下坝,二坝既平,故云平坝。古称平原、平城亦此义也。《旧志》云
在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 卷2: 铁线桥 “二桥俱在茅港尾保”。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有 “铁线桥街”。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西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徐公浦 “南通鸡鸣塘,达顾浦; 北通郭泽塘,又北达刘河”。
北魏置,属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为析州治。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属淅阳郡。北周废。
殷都。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尚书·盘庚》: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 郑玄注云:“商家自徙此,而号曰殷。”
亦作紫大地。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清史稿·骆秉璋传》: 同治二年 (186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由小径趋土司紫打地”。未及时渡河,遂遭全军覆没。即今四川省石棉县西北安顺场。
唐代安南通天竺道的一部分。唐樊绰《蛮书》卷6:“通海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为了充分利用水道,从安南都护府来的船在古涌步不转陆,继续取红河水道到步头(今云南建水县南的阿土)
即无切县。治所在今越南南宁省宁平附近。《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九年(43),“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 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古县名。西汉武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辖境约当今泰国境内北纬17°线以北地区。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八百等处宣慰使司为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