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堰
唐建。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新唐书·地理志》 籍县:“东五里有汉阳堰,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令陈充复置,后又废。”
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684年),籍田县令陈充复开,后又废。
唐建。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新唐书·地理志》 籍县:“东五里有汉阳堰,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令陈充复置,后又废。”
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684年),籍田县令陈充复开,后又废。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苏乡。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罗苏” 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官府 (即亭目驻地) 下面的寨子。
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大度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三垢镇”条下有“大度镇”。
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开清汴工程,六年因汴河暴涨,“创开生河一道,下合入刁马河”(见《宋史·河渠志·汴河》)。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南。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清汴工程,
即噶玛兰。今台湾东北部宜兰平原。又作葛玛兰、蛤虸难、哈仔难。即今台湾省台湾岛东北部宜兰平原中心地。详“哈仔难”。
唐渤海国置,为长岭府治。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一说在今吉林桦甸市南苏密城。辖境约当今吉林桦甸、梅河口市一带。辽废。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桦甸市南苏密沟(或说治今海龙西南山城镇),为长岭府治。辽
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春秋》: 襄公二十一年 (前552),“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清一统志· 兖州府二》: “漆乡在县东北。漆乡东北十里,见有闾丘乡。”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古邑名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杉阳街。民国时设县佐。
在今广东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移枫洋巡司治此。嘉靖末废。在今广东省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枫洋巡检司治此。
在今四川广元县南梅树乡境。《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 梅树岭 “在县东南四十里。丛林深菁,中多猛兽,有梅树关”。
①唐贞观十四年 (640) 置,属庭州。治所在今新疆昌吉以东唐代破城子; 一说在今米泉县古牧地一带; 一说在今乌鲁木齐市南乌拉泊古城。《旧唐书·地理志》: 轮台县 “取汉轮台为名”。贞元中为吐蕃所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