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汉寿县

汉寿县

①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四十里崆巄城。三国吴改为吴寿县。西晋复为汉寿县。隋省入武陵县。

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改葭萌县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延熙十四年(251),大将军费祎“复北驻汉寿”。十六年(253)“为魏降人郭循所杀于汉寿”。即此。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晋寿县。在昭化镇西有费祎墓。

③1912年改龙阳县置,属湖南湘江道。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三国蜀汉改葭萌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属梓潼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晋寿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沅江下游,濒临洞庭湖。属常德市。面积 2089 平方千米。人口81万。辖15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为武陵郡。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索县为汉寿县,治今常德市东北索县城遗址,属武陵郡。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年)改汉寿县为吴寿县;析吴寿县东南境置龙阳县,治今汉寿县城关镇。西晋时吴寿县复名汉寿县,隋并入武陵县。隋、唐龙阳县属朗州或武陵郡,五代属楚朗州。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朗州改称鼎州,大观年间龙阳县改称辰阳县。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一作元年)复名龙阳县;五年(一作元年)升县为军,迁治所于黄城砦(今黄城港)。三十年(一作三十一年)复为县,治所迁回原址(今城关镇)。属鼎州,乾道后属常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常德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县,属常德府。1912年袭汉代故县名复称汉寿县。1914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益阳专区。1952年属常德专区。1968年属常德地区。1988年常德地区改为常德市。地处洞庭湖平原西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递降。主要河流沅江及沧、浪、酉等水,以及大小72湖泊散布全境,县境水域面积达90余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8.3%。县境堤围总长128.3千米,渠道 1402 千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省重要农业县之一。全县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水田80余万亩。农业主产稻、棉花、黄麻、苎麻,盛产湘莲、茶叶。副业多饲养猪、家禽。淡水养殖和渔捞业兴旺,以产甲鱼、银鱼、牛蛙、龟著称。并产中药材鳖甲、芡实、苡米、藕节。林产多松、杉、竹,为全国欧美杨最大基地。林间有豺狼、野猪、狗獾、鼬鼠、锦鸡等。矿产有铅、锌、锑、金、褐煤、花岗石、石膏等。有机械、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工业。319国道经此。沅江、澧水常年通航。纪念地有县城西郊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酉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沧港镇三闾大夫祠、濯缨桥等。


猜你喜欢

  • 析津山

    即析城山。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为中条山系之一。《方舆纪要》 卷43阳城县: 析城山 “亦曰析津山”。即“析城山”。

  • 满套儿

    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8大宁卫: “满套儿地在密云边白马关外二百五十里。”

  • 临淮县

    ①北齐改己吾县置,为仁州治。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四十里仁和集乡; 一说在今怀远县西北三十里。隋大业初废。②唐长安四年 (704) 析徐城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南对盱眙县 (今已沦入洪

  • 相州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诸城市北四十里相州镇。为通安丘孔道。清道光 《诸城县续志》 卷2有相州集。在山东省诸城市境北部。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相州,人口1.5万。原因潍水改道无常,村

  • 临泃县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玄州。治所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贞观初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以临泃邑置,治今河北省三河市东。属玄州。贞观初省。

  • 春秋楚地。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左传》: 庄公十九年 (前675),楚文王伐黄,“还,及湫,有疾”。《水经·沔水注》: 枝水 “西南径湫城东南”。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北。《左传》庄公十九年(前67

  • 尼什哈山

    一名龙潭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十二里。《清一统志·吉林一》:尼什哈山“周十里,高三百步。其上有城,周二里。城西一井,木一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尼什哈者,国语(满

  • 彭衙

    一作卢。 又作彭戏。 春秋秦邑。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春秋》:文公二年 (前625),“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杜注: “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即此。西汉

  • 北津渡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南充县:“北有北津渡,县旧治也。”

  • 贺延碛

    即莫贺碛。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之沙碛。唐岑参有 《日没贺延碛作》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