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河
在今江苏淮安市南十里。《明史·地理志》 山阳县:“西南有永济河,万历九年开,长六十五里,亦谓之新运河。”《清一统志·淮安府一》:永济河“上自窑湾,下合通济闸,长四十五里。今淤。《河渠考》:万历十年,督漕凌云翼以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乃自浦西开永济河七十里,起城南窑湾,历龙江闸,至杨家涧,出武家墩,折而东合通济闸出口,更置闸三,以备清江浦之险。未几闭塞”。
在今江苏淮安市南十里。《明史·地理志》 山阳县:“西南有永济河,万历九年开,长六十五里,亦谓之新运河。”《清一统志·淮安府一》:永济河“上自窑湾,下合通济闸,长四十五里。今淤。《河渠考》:万历十年,督漕凌云翼以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乃自浦西开永济河七十里,起城南窑湾,历龙江闸,至杨家涧,出武家墩,折而东合通济闸出口,更置闸三,以备清江浦之险。未几闭塞”。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北九十里井河镇。
1931年12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解放黄安县城后改名,治所即今湖北红安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名黄安县。1952年复改红安县。在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北邻河南省。属黄冈市。面积 1787 平方
1932年由茂名、吴川二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驻梅菉市(今广东吴川市)。1947年改置梅茂县。1932年由茂名、吴川两县接壤的梅菉地方析置(县级)。驻梅菉镇(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1947年升县
东晋置,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市北。《晋书·石勒载记下》: “济岷太守刘闿、将军张阖等叛,害下邳内史夏侯嘉,以下邳降于石生。”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看花宫。1940年陕甘宁边区新正县迁治于此。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南沙冈村。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南。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移巡检司治此。
即乌思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意为翼、部),共四个,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
①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 (南津关)。②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津,人口 4300。因地处城
即曹水。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曹水“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 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史记·陈涉世家》 索隐引小颜云:“魏武帝谓之好阳。”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河池州: 谢村站在 “州西南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