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昌镇

永昌镇

①北宋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金改名大昌镇。

②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北四十三里永昌镇。《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永昌镇“有三河渡,为金、衢、徽、严四郡之要地。嘉靖间,矿贼窃发,设兵驻防于此”。


(1)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东南部、瓯江南岸。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城,人口 8000。明嘉靖中为防倭,曾建永昌堡,镇以堡得名。1936年分设联山、新城乡,1945年为前街、新城乡,1948年合并为永昌乡,均属永嘉县。1949年属温州市。1950年分设联山、永昌乡,1956年合并称永联乡,属永嘉县。1958年属温州市。1961年改名白水公社,1981年划属瓯海县。1983年改为白水乡。1987年改置镇。东部为滨海平原,西部为丘陵地。产稻、油菜籽、柑橘、茶叶。为浙江省工业卫星镇。有机械、阀门、皮革制品、制鞋、陶瓷等厂。西部建有多座水库。名胜有天柱寺风景区。古迹有明建抗倭古城永昌堡,清重建,故又名新城。(2)在浙江省富阳市西部,北界临安市。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610。1956年合青何乡、昌岭乡、永何乡置永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6年置镇。永昌溪自北南流。产毛竹、茶叶、蚕茧。有造纸、服装、印刷、制鞋、皮革、食品、五金、化工等厂。新临公路经此。(3)在浙江省兰溪市西部。面积71.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 3700。即古三河戍。有三河渡,为金、衢、徽、严郡要地。明嘉靖年间设兵驻防。取“永远昌盛”意。民国时置镇,1956年废,1958年后改公社,1985年复置镇。盛产稻、油菜籽、乌桕籽。特产金丝琥珀蜜枣、金华火腿。有食品、化工、铸造、塑料、电器、服装、机械、橡胶等厂。商贸繁华。金千铁路、寿温公路经此。(4)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中部偏南。市、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人口7.6万。自汉、晋以来历为永昌郡、永昌府治,因名。1940年置五城镇。1950年为城关区。1960年为城关镇。1987年更名龙泉镇,因龙泉(易罗池)得名。1991年更名永昌镇。地处保山坝子,水热条件较好。主产稻、小麦、蚕豆。特产小绿豆。有农机、电器修造、汽车修理、丝绸、棉织、针织、皮鞋、造纸、肥皂、印刷、五金制品、食品等厂。有定期航班通昆明,昆瑞公路过镇区。名胜古迹有玉皇阁、会真楼、武侯祠、易罗池等。每年有传统的“瑞阳花街”。(5)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昌堡,人口 1500。元至元九年(1272年)诸王只必铁木耳筑城,名永昌府,取意“永远昌盛”,至元十五年设永昌路。1949年设永昌区,1955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小麦、玉米、胡麻、甜菜、瓜果等。有磷肥、水泥、酿酒等厂。武双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马巷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置,属泉州府。治所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马巷镇。1912年废。旧厅名。清末置,治马家巷(今福建厦门市同安区东南马巷镇)。1912年废厅,裁入同安县。

  • 葫芦溪

    ①地名。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北芦溪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葫芦溪 “在三台县北八十里。有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②即三江溪。今四川石柱、丰都二县境之龙河。为长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石砫宣慰司:

  • 大龙山

    ①大别山支脉。在今安徽安庆市北,跨怀宁、桐城、安庆三县市界。《明一统志》卷14安庆府:大龙山“在府城东北二十里。上有龙池”。《方舆纪要》卷26怀宁县:大龙山“稍东相接者曰小龙山,两山盘亘,下瞰大江,峰

  • 峨山

    ①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峨山乡。清属兰山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兰山县(今临沂市) 西南有峨山。②在今贵州岑巩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峨山 “其山崒嵂而嵬峨,登陟颇

  • 朱熹墓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一百零六里黄坑镇后塘村(古称唐石里大林谷)。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庆元六年(

  • 摸索关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70叙州府宜宾县: 摸索关在 “府南三百里,当蛮夷溪口。蛮有摩些种。洪武初,禁私茶不得入蛮境,俗呼为摩些关,语讹为摸索关”。

  • 皂河

    ①即高梁河。在今北京市西北。金称皂河。《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高梁河“上有高梁桥,蒙古兵入居庸至皂河欲度高梁桥,为金将胡沙虎所败”。②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一》:皂河“源出港头

  • 仙萼河

    今蒙古国西北之色楞格河。《资治通鉴》:唐龙朔二年(662),郑仁泰等伐铁勒,败铁勒于天山。“仁泰将轻骑万四千,倍道赴之,遂逾大碛,至仙萼河”。胡三省注:“《新(唐)书》:回鹘牙北六百里至仙娥河。”《方

  • 耽石泉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明嘉靖 《翁源县志》: “耽泉去县 (今翁城镇) 三十里。山下有巨石,鸣泉泻落,珍木兽禽。唐时有僧杖锡于此,耽玩不舍,因名耽石。宋余襄公 (余靖) 磨崖大书记刻尚存。”

  • 曹幕山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之皂幕山。《清一统志 ·肇庆府》: 曹幕山 “在鹤山县西北十六里,接开平、高明二县界。脉自昆仑山来,高千余丈,延袤百余里,左右冈陇如张幕然。一名皂幕山。前有狮子冈,大石嶙峋百余丈,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