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毗卢寺

毗卢寺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郊杜北乡上京村东。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历代都曾重修。现仅存释迦殿和毗卢殿。释迦殿在前,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毗卢殿在后,是寺内正殿,为元至正二年(1342) 重建。殿中塑毗卢佛像,两侧有二石刻香花菩萨,壁上绘二护法金刚,背面绘大幅背座观音像。正殿四壁满绘壁画,上下分三排,绘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后妃、忠臣良将、贤妇烈女等佛、儒、道各种人物故事组画五百余组。其中东壁的玄天上帝 (真武) 一组和南壁元代地方官吏色目人宣读告示一组,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和高度的艺术价值。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郊上京村东。据《方舆汇编》等文献和寺内现有碑碣记载,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现仅存二殿:前殿为释迦殿,内有释迦坐像和佛教故事壁画;后殿毗卢殿(俗称五花八角殿),有毗卢佛,两侧有石刻香花菩萨,四壁绘人物122组、500余身,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布局严谨,为全国壁画艺术珍品。1987年维修时增建天王殿和钟鼓二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拘夷国

    一作龟兹国、丘兹国、归兹国、屈支国、屈茨国、屈兹国、鸠兹国、俱友囊国。本西域城国,西汉属西域都护,都在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魏晋时迁今沙雅县北羊达克沁废城,仍称延城。唐迁于旧城,改名伊罗

  • 陡松岭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陡松岭 “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为猫儿岭”。

  • 野草湾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野草湾村。清光绪《畿辅通志》 卷68 《关隘二》: 野草湾汛 “在 (赞皇)县西三十里。旧设千总外委驻守”。集镇名。在河北省赞皇县城西偏南。属土门乡。人口1630。古时河湾野草丛生,

  • 武婆寨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安乡。《清一统志·汀州府二》: 武婆寨 “在上杭县东南安乡石山。一名白水寨”。在今福建省上杭县城南十公里处汀江之滨,巍然一山,临江而立。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乡民在此结庐避难,

  • 常芬县

    亦作常芳县。北周建德元年 (572) 改三川县置,属恒香郡。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达拉乡加阿卡古城址。《寰宇记》 卷155叠州常芬县: “取其地多甘松芳草为名。” 隋属同昌郡。唐神龙元年(705) 移

  • 青平县

    1949年4月析平泉、青龙二县地置,属热河省。治所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八月裁。旧县名。1948年由青西县改置,治宽城(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1949年撤销,划归青龙、平泉两县。

  • ?陶县

    一作汪陶县。 西汉置, 属雁门郡。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 《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陶县, 注引孟康曰: “音汪。” 西晋永嘉后废。

  • 沭州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

  • 东四盟

    清代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四盟。卓索图盟已于1950年撤销,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

  • 雉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属南阳郡。南朝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