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泰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大顺元年 (890) 改黔州节度使置,治所在黔州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天复三年 (903) 徙治涪州 (今四川涪陵市)。五代前蜀复治黔州。北宋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大顺元年(890年)以黔州观察使改名,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天复三年(903年)移治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五代前蜀还治黔州。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大顺元年 (890) 改黔州节度使置,治所在黔州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天复三年 (903) 徙治涪州 (今四川涪陵市)。五代前蜀复治黔州。北宋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大顺元年(890年)以黔州观察使改名,治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天复三年(903年)移治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五代前蜀还治黔州。北宋初废。
唐武德四年 (621) 分北流县置,属容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境。后废。(1)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南境。先后属铜州、容州,乾封三年(668年)改属禺州。唐末废。(2)
1929年11月设置,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驻宁洱县 (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辖十三县、二行政区 (设治局)。辖境相当今云南南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西,景东、临沧、双江等县以南地。1938年
即今湖北钟祥市。《资治通鉴》:东晋元兴三年(404),冯该为刘毅所败,“该走石城”,即此。胡注:“竟陵县,古城戍也。《郢州图经》曰: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本此。”在今湖北省潜江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肃州》: 白城山,“石蹬曲折,有林泉之胜”。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城外。清康熙《江南通志》卷11:赤石矶“在江宁县东南城外,长河东来有采石枕中流,居人竞种石榴花,每盛夏时缘堤岸灿若霞锦,为画舫欢游之所”。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三国魏改为合城县。西晋复为合乡县。南朝宋及北魏属兰陵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封鲁孝王子平为合乡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后改
在今广西龙州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太平府》: 紫霞洞 “在龙州厅南三十里。高二丈许,阔几二丈。大江水经其下”。崖壁有摩崖石刻四十余方。
亦作都洼。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杜瓦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皮山县 “杜瓦,即笃洼,城东南三百里”。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29:木瓜口河在“厅西五十里。其源一发自广线垭;一自西沟,二水合流至篾子坝合汪家河,至木瓜口合庙坝入平坝河”。《明史·杨嗣昌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中败
又名玄女泉、珍珠泉。在今安徽凤台县东北十里。《寰宇记》 卷129寿春县: 咄泉 “其泉与地平,一无波浪。若人至其旁,大叫则大涌,小叫则小涌,若咄之涌弥甚,因名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