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宣县

武宣县

明宣德六年 (1431) 改武仙县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武宣县。清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本县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黔江流域。属来宾市。面积 1739 平方千米。人口41.5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宣镇。原以境内仙崖山得名武仙,后以仙与宣近音得今名。《太平寰宇记》:仙人山“《岭表录》云,象州武仙县旧有神仙集众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在”。隋为桂林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武仙县(故治在今县东旧县),属象州。宋、元因之。明宣德六年(1431年)改武仙县为武宣县,县治迁此,属柳州府。清雍正八年(1730年)改属浔州府。1913年属郁江道。1914年属苍梧道。1926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柳州专区。1952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柳州专区,1953年撤武宣县、象县二县,设立石龙县。1962年复置武宣县。1971年属柳州地区,2002年属来宾市。地处桂中盆地东南部,东北部为六峰山,东部为大瑶山尾闾,中部为丘陵、平原,西南部为岩溶峰林。黔江、石祥河、大琳河、三黑河、东乡河、马来河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甘蔗、花生、大豆、木薯为主。矿产有锰、铅、锌、铜、铁、磷、重晶石、大理石等。工业有制糖、水泥、化工、酿酒、机械等。209国道经此,并有公路通来宾、桂平等地。水运可达柳州、梧州、桂平等。名胜有醒狮岩、八仙天池、百崖峡谷、五马拦江等。


猜你喜欢

  • 馆仙洞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清一统志·严州府》: 赤洲岭 “在桐庐县西北四十五里。其岭萦回曲折,凡三里余。有赤洲洞,自洞门梯级而下三丈余,有石壁,自壁八十余步,洞屋高敞,萦回曲折而入,莫知所穷。唐贞元中,侍

  • 牛头山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境。《元史·文宗纪》:致和元年(1328),“燕帖木儿大兵继之,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擒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等。②又名牛首山、天阙山、仙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礼志》

  • 喳哩江

    又作查里江。即今缅甸境之萨尔温江。明、清称喳哩江。《方舆纪要》 卷119镇康御夷州: 潞江在 “州西七十里,亦曰喳哩江,与潞江安抚司接界处也。天启二年木邦兵据喳哩江,镇康酋闷枳奔姚关,姚关守备遣官抚之

  • 定林寺

    ①在今山东莒县西十八里浮来山上。相传始建于南北朝,现存殿宇系清同治十三年 (1874) 重修。主要建筑有大佛殿、校经楼等。校经楼原名毗卢阁,传刘勰曾在阁上校阅藏经。刘勰 (465—532) 字彦和,东

  • 讲堂山

    在今浙江武义县东。《清一统志·金华府一》:讲堂山“在武义县东二十五里,相传梁刘孝标读书处”。

  • 道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道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营道县 (今湖南道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道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道州

  • 马鞍寨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马鞍寨在“县东七十里”。

  • 合底忻部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合答斤部,是蒙古分部之一。游牧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部洮儿河源以北兴安岭西侧,辉河、伊敏河流域。《金史·宗浩传》:“合底忻者,与山只昆皆北方别部,恃强中立, 无所羁属, 往来

  • 兴州后屯卫

    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移治三河县(今河北三河市)。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属北平行都司。

  • 大城子镇

    即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清乾隆《钦定热河志》卷54建昌县:“大城子在大鹿沟东四十里,西有长寿山。”辽于此置利州及阜俗县。今有辽建大城子塔。(1)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北部、坤都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