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小黄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西南梅城。大业三年(607) 废入谯县。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七年 (624)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小黄县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西南梅城。属谯郡。大业三年(607年)废。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小黄县置,属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西南梅城。大业三年(607) 废入谯县。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七十里古龙鸣城内。七年 (624)废。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小黄县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西南梅城。属谯郡。大业三年(607年)废。
在今河北沧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西五十里有李彪淀东堤……(永徽)三年筑。”《方舆纪要》卷13沧州:李彪淀在“州西南十里。旧为钟水处”。
唐置,在今陕西彬县北。《资治通鉴》: 唐中和元年 (881),“黄巢以其将王玫为邠宁节度使,邠州通塞镇将朱玫起兵诛之”。即此。古镇名。在今陕西省彬县北。唐中和元年(881年)朱玫为通塞镇将,即此。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北九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青海平安县西南祁家川水(三合沟)。《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安夷川水注之。水发远山,西北流,控引众川,北屈,径安夷城西北,东入湟水。”
①在今湖北蒲圻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 黄葛山 “在蒲圻县东三十五里。上有黄柘湖,盈涸无定。《县志》: 葛洪遍游名山,至蒲圻丫髻山,距山十余里,复有山对峙,因栖其上。昔有黄真人居此,人遂称为黄山
在今安徽桐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山焦城” 条下: “鲁镇城在县南七十里。相传吴鲁肃尝屯此。”
一名鯑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湄洲岛。宋时约六、七里,有田数十顷,可耕而食,鱼米饶足。明洪武初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虚其岛。嘉靖末,总兵戚继光奏复。清季有游击守备、千把总驻此。岛西南天后宫为我国祭奠马祖之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西三里集贤峰下。为魏元君修道处。北宋景祐中赐名紫虚元君之阁,政和五年 (1115) 改为黄庭观。今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马鸣关在“县北百里”。
即今台湾基隆港口外基隆屿。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大鸡笼山“在(淡水)厅治东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