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泉县

桑泉县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猗氏县置,属汾阴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南。北周复为猗氏县。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四十里临晋镇。《元和志》 卷12临晋县: 桑泉县 “因县东桑泉故城以为名”。大业初属河东郡。唐属蒲州。天宝十二年 (753) 改临晋县。


古县名。(1)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猗氏县置。治今山西省临猗县南,属汾阴郡。周明帝时复为猗氏县。(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猗氏县置,治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临晋镇,属蒲州。因县东北有桑泉故城,故名。唐曾为蒲州治。天宝十三载(754年)改为临晋县。


猜你喜欢

  • 廖家河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清同治 《郧阳府志》卷2 《市集》: 竹溪县西乡有 “廖家河”。

  • 大沫崓

    古山名。又名柱子崓。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金贞祐三年(1215年),红袄军首领刘二祖与金兵大战于此,被俘就义。

  •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在广

  • 色克吉

    在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由八虎道至盛京道里,自茂兴站起,西六十里至蒙古境内色克吉。”

  • 长墩

    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南三十里。明洪武十年(1377)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四年(1739)移治大寺墟(今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

  • 大石关

    ①在今山东肥城市北。《清一统志·泰安府二》:大石关“在肥城县北十里。旧置巡司”。②明置,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清一统志·镇远府》:大石关“在黄平州北”。在今山东省肥城市北。清为泰安府关隘,初期曾设巡检司

  • 十里陌

    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十里。《晋书·李势载记》: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成汉,“温已造成都之十里陌,昝坚众自溃”。即此。

  • 典农城

    西汉置,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刚堡西。《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径典农城东,世谓之胡城,又北径上河城东,世谓之汉城。薛瓒曰: 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河水又北径典农城东,

  • 黑水寺

    即今陕西富县西黑水寺。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思浑河

    即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阿克苏河。《新唐书·地理志》: “拨换城,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南临思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