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驿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新站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置桐梓县。
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新站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置桐梓县。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左传》:定公十五年(前495),“郑罕达败宋师于老丘”。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陈留城北。相传夏帝宁所都。《左传》定公十五年(前495年):“郑罕达
①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兴昌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南)。隋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牢州置,治所在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东部、南部之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牢州。(1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又名罕山、黑山。即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明沈榜 《宛署杂记》 卷4: 韩家山 “在(宛平) 县西三十余里。山阴有汉韩延寿墓,故名”。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城内正中。《清一统志·宣化府》 载: 清远楼 “在宣化县治东。明成化中都御史秦纮建。上置钟以司昏晓”。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 (1482)。楼三层,高17米,建于高7.5米的砖砌墩台
亦作龙鸠堡、笼鸠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间,“(董)蛮再犯龙鸠堡”。即此。
即今云南龙陵县南三十二里象达街,为象达乡驻地。清有把总驻防。傣语 “象达” 意为要塞。
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高岭镇。明置驿于此。《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沙河驿” 条下: “高岭驿在卫西南三十五里。西入山海关之道也。”(1)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潮河北侧。面积124平方千米。人口2
即仙门山。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8大竹县:伪门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金盘山。峰峦高耸,岩石奇胜”。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南五十里景芝镇。明万历七年 (1579) 设莱州通判驻此。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 移县丞驻此。在山东省安丘市东南部。面积161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景芝,人口1.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