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原山
亦作桂源山,又名桂山。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寰宇记》 卷159曲江县: “桂山多菌桂。有越岭。” 《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桂山“在曲江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桂原山在 “府西北四十里,亦曰桂山”。
亦作桂源山,又名桂山。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寰宇记》 卷159曲江县: “桂山多菌桂。有越岭。” 《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桂山“在曲江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桂原山在 “府西北四十里,亦曰桂山”。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北长江滨。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台湾县。日本占领期间于1896年设台中县,以位于台湾岛中部而名。此后先后改设台中厅、台中州。1945年改设台中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1950年迁治丰原镇(即今台
即弹筝峡。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寰宇记》 卷33原州百泉县: 弹筝峡,“ 《水经注》 云: 泾水径都山, 山路之内, 常有弹筝之声,行者闻之,歌舞而去”。《
今四川邛崃市东境之斜江河。《元和志》 卷31安仁县: 斜江水 “经县南五里”。《寰宇记》 卷75安仁县: 斜江水 “在县南五里。大邑县鹤鸣山来,斜流过县,又东流蜀州新津县”。《方舆纪要》 卷71邛州:
在陕西黄龙县南。《方舆纪要》 卷57洛川县: 界头山在 “县东南百五十里,与同州澄城县分界,因名”。
在今北京市西北万寿山麓。原为帝王行宫苑囿。金贞元元年 (1153) 完颜亮设为行宫。明弘治七年 (1494)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 (1750) 改名清漪园。咸丰十年
亦名高山。在今四川盐亭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盐亭县:“有负戴山。”《寰宇记》卷82盐亭县:负戴山“在县西一里。高二里。自剑门南来,过剑州入当县。其山龙盘虎踞,起伏四百余里至此却蹲。山有飞龙泉喷下,
一名大臣山、大神山。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大臣山。《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山川》:云霄山“在漳浦县西九十里,以其高耸云汉,故名”。《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漳浦县:云霄山,“《旧志》:山形端重,一作大臣山,
春秋时吴都东门。即今江苏苏州城之相门。《吴地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故名。后省称将门,音变而为匠门。现已拆除。
又作博和弼河。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 西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库页岛之水: “近混同江口两岸正居岛地之中者曰博和弼河。博和弼河源出英吉申山南麓,西南流,受东来一水,又屈曲西南流入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