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封孙赤为堂阳侯,景帝中六年 (前144) 改为县,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滏阳河北。《汉书· 地理志》注: “应劭曰: 在堂水之阳。” 故名。东汉属安平国。北魏属
一作大口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明弘治《偃师县志》卷1:“大口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唐武德三年(620)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博爱县。四年(621)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析河内县置,治今河南省博爱县。属怀州。四年废。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洱海东岸。《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杨慎 《游记》: “由鸡额山而南,至铁雨崖,云是罗刹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铁以止之,是其迹也。”
清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置。即今台湾省基隆市。《清一统志·台湾府》:废鸡笼安抚司,“康熙元年,郑成功置安抚司。二十二年废。今置兵戍守”。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吐鲁番直隶厅。治所在辟展城 (今新疆鄯善县)。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偏北、吐鲁番盆地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十里洞沟河畔,地处禹山南麓的岗地上。是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太王谈德的陵墓。谈德是高句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统治者,薨于公元412年,陵墓当建于4世纪末或5世纪初。规模宏大。共计十六级阶坛,
①一作凤鸣山。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凤鸣山 “在县西十里。峰峦秀丽,甲于群山”。《清一统志·荆门州》: 鸣凤山“峰峦耸秀,为县之镇。上有泉甚清凛,山半有石如龟蛇状。相传宋宝
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北六十六里塔市驿镇。明、清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属美兰镇。人口420。因附近原有一座11层石塔,为明朝胡道台所建,1967年被毁。以塔得名。有市办盐场、水泥厂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升腾越州为腾越直隶厅,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辖境约当今云南腾冲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部及缅甸部分地区。道光二年 (1822) 降属永昌府。1913年废。清嘉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