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柘林镇

柘林镇

①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七十里沙湾镇。

②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八里柘林镇。镇西旧有柘林城。《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柘林镇 “地连柘山,与青村所、金山卫相应援。嘉靖三十四年,倭贼盘据于此,四出焚掠,久之患息,因建堡置戍,城周四里,为防御要冲”。清设守备防守。


(1)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南部。面积26.4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柘林,人口 1100。因昔地有柘山,山上柘树成林,故名。《大清一统志》松江府:谓柘林镇“地近柘山”,故名。原名柘林城,一作柘林堡,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筑城垣,后毁于战火重建。1949年设柘林乡,1957年废入新寺乡。1984年析置柘林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对虾养殖业发达。有针织品、五金、机械、光学玻璃等厂。莘奉、沪杭、奉柘公路经此。有柘林古文化遗址。(2)在江西省永修县西北部、修水北岸,西濒柘林水库。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新柘林街,人口 4500。1958年修建柘林水库时在此建街,与被水库淹没的柘林村相对应称新柘林街。1959年设柘林镇,1960年改公社,1974年复设柘林镇。产稻、鲜鱼等。有水力发电、雕刻、印刷等厂。柘林水库库区通客货轮,上溯武宁县新宁镇。公路东接316国道。辟有柘林湖风景区。(3)在广东省饶平县东南部。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柘林,人口1.1万。昔因其地柘树成林,故名。1952年建镇。1958年并入东界区,1965年分设柘林公社。1983年设镇。渔、盐业为主。盛产海鱼、食盐、蚶、蚝、紫菜等。石斑鱼、对虾、龙虾、鱼露多出口。有胶丝、造船、木器、五金、农副产品加工等厂。镇区自古为粤、闽、浙、台等地渔、商船过往停泊之地。清光绪年间成为商埠。柘林港是渔港。有公路通碧冈接324国道。古迹有镇风塔、白雀寺、七勺井、旗头山石刻群。


猜你喜欢

  • 亦作岱宗。今山东泰安市泰山之别称。《尚书·禹贡》: “海、岱惟青州。” 《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义》: “泰山一曰岱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泰山的别名。《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

  • 花地

    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区中部。原是河滩地。明代居民在此开荒种地,初名花埭(埭为“土堰”之意),清末取谐音渐称花地。主产蔬菜、花卉,经营花卉盆景。特产“花地杨桃”。花地河经此。

  • 关阳镇

    即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司。明、清置巡司于此。

  • 桂林道

    1914年由漓江道改置,属广西省。治桂林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约当今广西龙胜、临桂、永福、鹿寨、金秀以东,蒙山、昭平、贺县北部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漓江道改名,治桂林县(今广西桂

  • 宋城镇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顺义县:“宋城镇在县东北二十里,唐所置戍守处。”

  • 天门下溪水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渿河。《水经·汶水注》:天门下溪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窍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水经注疏》:“会贞按:此水在北汶之东。《水道提纲》谓北汶亦曰渿

  • 画山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五十里。《明一统志》卷7凤阳府: 画山 “山有木,枝如杨柳,可用为画,故名”。②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 卷103静江府: 画山 “在阳朔县北。苍壁丹岩,望之若屏然”

  • 也迷里河

    一作叶密立河。即额米尔河。今新疆额敏县之额敏河,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之阿拉湖。

  • 湖熟县

    东汉改胡孰侯国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湖熟镇。三国吴改为典农都尉。西晋太康元年 (280) 复为县。南朝陈太建十年 (578) 改属建兴郡。隋废。古县名。东汉以胡孰侯国改名,治今江苏省南京

  • 凌家场

    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凌家镇,接自贡市界。道光 《内江县志要》 卷1: 凌家场在 “西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