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葱安抚司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宣统元年 (1909) 改流,地属登科府。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宣统元年 (1909) 改流,地属登科府。
①《尚书·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原意盖谓洛在东方,东国即东方;后人或专称洛阳为东国。②春秋战国时指东方诸国。《史记·孟尝君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会楚王割东国以与齐。”
西羌别种。地当今甘肃南部西汉水与白龙江流域。《魏书·宕昌传》: 宕昌羌梁懃自称王,“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人二万余落”。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大将军田弘讨灭之,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西南刀靶乡。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刀靶水在“城西南八十里”。
即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1938年为宁东设治局驻地。“米市”,彝语意为黄色蚂蝗多的地方。
即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河桥乡。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河稍桥在 “西四十里”。
三国魏文帝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三国志·魏书 ·文帝纪》 载:黄初元年 (220) 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裴松之按: “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
又作䍧州。 隋开皇初置, 治所在牂柯县(今贵州黄平县西北)。辖境相当今贵州金沙、平坝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东,余庆、施秉、岑巩县以南,三穗、从江县以西地区及道真、正安、遵义市一带。大业
又名招苏城。在今吉林梨树县北八里招苏台河右岸。为金天德二年 (1150) 以后韩州城遗址。村名。在吉林省梨树县中部。属白山乡。人口800。因古城得名。主产玉米。梨桑公路经此。偏脸古城系辽、金时所筑,因
元改楼烦县置,属管州。即今山西娄烦县。明属静乐县,置巡司于此。
蒙古至元元年(1264)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