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滋县

松滋县

①西晋置,属安丰郡。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蓼州,七年 (624) 废。

②东晋侨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宋书· 州郡志》 松滋县: “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安丰、松滋二郡,遥隶扬州,安帝省为松滋县。”南朝齐废。

③东晋咸康三年 (337) 侨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松滋县 “秦名县为松滋,以兹方产赡松也”。可知以产赡松得名。《寰宇记》 卷 146荆州松滋县称: “ 《晋太康地志》: 咸康三年以松滋流户在荆土者松滋县。” 南朝宋属南河东郡。南齐属河东郡。隋属南郡。唐属江陵府。南宋绍兴间徙治瀼口 (今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元属中兴路。明属荆州府。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47年徙今松滋县 (今新江口镇)。


(1)古县名。(1)西晋初置,治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属安丰郡。南朝齐改属北新蔡郡。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蓼州。七年废。(2)东晋以江左流民侨立松滋郡,晋安帝改置为县。治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属寻阳郡。南朝宋元嘉十八年(441年)废。(2)古旧县名。东晋咸康三年(337年)侨置,治今湖北省松滋市老城西。属南郡。南朝宋属南河东郡,齐属河东郡,隋属南郡,唐属荆州,宋属江陵府,元属中兴路,明、清属荆州府。1932年迁治磨盘洲(磨市),1934年仍迁回老城。1947年迁治新江口镇。1995年撤销,改设松滋市。


猜你喜欢

  • 台湾铁路纵贯线

    又称西干线。从基隆至高雄。全长408.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

  • 小淮水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硊渡,为鲁港之上源”。

  • 石棚沟

    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石棚沟卡路“在旺清边门内”。

  • 婆莴部

    唐北室韦九部之一,属室韦都督府。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流域。《旧唐书· 室韦传》: “室韦,我唐有九部焉,所谓岭西室韦,……婆莴室韦。” 即此。

  • 大关岭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大关岭“在县西六十里。群峰耸翠,中道崎岖,俗呼大关岭”。

  • 绥阳县

    ①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后改秭归县。西晋太康二年 (281)复为绥阳县。西魏为绥州治。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七年 (611) 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绥阳镇。《元和志

  • 癸水

    即今广西桂林市东之漓江。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 “癸水,桂林有古记,父老传诵之。略曰: ‘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 癸水,漓江也。”

  • 巴中郡

    南朝梁置,属万州。治所在新安县(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巴渠郡。

  • 乌符山

    在今湖南祁阳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乌符山“县之望山也。元成宗时,湖南盗詹一仔作乱,左丞刘国杰讨破之,降其余众,相要地为三屯:衡曰清化,永曰乌符,武冈曰白苍,选众耕屯,使贼不得为巢穴,境

  • 丘舆

    ①春秋时鲁国东境。在今山东费县西。《左传》:哀公十四年(前481),宋司马牛出亡,“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阮氏葬诸丘舆”。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淄博市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