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屯集
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汲县李源屯有集。
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汲县李源屯有集。
即谷口。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五十里泾水出山之口。《史记·河渠书》: 韩 “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索隐》: “瓠口即谷口。”即“谷口(1)”。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于故没烟后峡建,初属西安州,后改属怀德军。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苋麻河水库附近。金属镇戎州,元废。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鄂州市东。《左传》:宣公十一年(前598),“(楚)令尹艾猎城沂”。又定公五年(505),楚“大败夫概王于沂”。皆此。《春秋地名考略》谓在今河南正阳县
西魏改南棘阳县置,为黄冈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北周废。古县名。西魏改南棘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为黄冈郡治。北周废入新野县。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为中都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芭蕉溪在“司东四十里。源出隆马山……入于马湖江”。《清一统志·叙州府一》:芭蕉溪“在屏山县西,雷波厅北,沐川司南界。源出隆马山阴,流入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二里钱清镇。产海盐。《明史· 杨维桢传》: 元泰定四年 (1327),维桢“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即此。
①春秋楚置,即今江西波阳县。《史记·楚世家》: 楚昭王 “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即此。秦置番县。②亦作蕃。藏文音译。指西藏远古某地区,或指吐蕃即西藏地区,或指大蕃即藏族聚居地区。(番pó) (1)
①在今河北省中部, 自博野经肃宁、任丘、雄县,至霸州市东南与永定河相汇入于海。《元史·河渠志一》 “河间河”条:泰定三年(1326)都水监言,“古陈玉带河, 自军司口浚治,至雄州归信县界,以导淀泺积潦
①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95: 沮渠蒙逊永安十年(410),“以从弟成都为金山太守”。北魏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绵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
又称土门口、土门关、井陉关,“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元和郡县志》)。即今河北省鹿泉市西南东土门。为河北和河东中部地区太行山井陉东西道交通要隘东口。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与张耳击赵,“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