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杂谷厅

杂谷厅

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杂谷安抚司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二十五年(1760)升为直隶厅。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马尔康等县地。嘉庆六年(1801)改为理番厅。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杂谷安抚司置,治今四川省理县东北薛城。属茂州。二十五年为直隶厅,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理县、马尔康等县地。嘉庆八年(1803年)改为理番直隶厅。


猜你喜欢

  • 太公路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太公城(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冈)。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太公城置,治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拉因公县。属

  • 上林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为南方州治。《元和志》卷38上林县:在“上林洞口,因以为名”。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贞观八年(634)为澄州治。天宝初为贺水郡治,乾元初复为澄州治。北宋开宝五年

  • 齐城

    ①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顾野王《舆地志》:“齐城在州东陆路二十里。吴大帝太元二年,立孙奋为齐王,都武昌。诸葛恪执政,徙奋居于此。”《水经·赣水注》:“(豫章)郡东南二十余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筑道相通

  • 石窟寺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魏书·释老志》:“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

  • 荻芦山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南九龙山。《寰宇记》卷100连江县: 荻芦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先名九龙山,山连石鼓山而来。古老传云,秦始皇令掘断山脊,乃见芦根一茎,长数丈,断之有血,因名荻芦山”。

  • 三叠泉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后。《清一统志·南康府一》:三叠泉“其泉下注盘石,三叠而后至地,亦名三级泉。游者谓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摧水,下级如五龙走潭,真天下绝景,非谷帘双瀑所可方”。又称三级泉、水帘泉。

  • 佛冈厅

    清嘉庆十六年(1811)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佛冈县。道光《佛冈厅志》卷1载:观音山之左股,石室宽敞,正壁刻“永佛寺”三字,室之西畔又有石人像三,俨然拱立。一名佛寺冈,冈顶有村佛冈围。厅因以为名。

  • 高观山

    ①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高观山 “高耸可以望远”。②在今四川安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67安县: 高观 “有一峰突起,其上平台,登临四望,远见百里之上,因名”。

  • 茂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会州置,治所在汶山县 (今四川茂县)。《元和志》 卷32茂州: “以茂滋山为名。” 按 《旧唐书·地理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 均作茂湿山。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

  • 郓亭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东莞集。《续汉书·郡国志》: 东莞有 “郓亭”。《续山东考古录》 卷21沂水县: “莒州之东莞集确是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