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川
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舒兰县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舒兰县,土名朝阳川。”
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布尔哈通河……径铜佛寺,至朝阳川,左合朝阳延吉河。” 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吉林延吉县: “县属朝阳川,距县市二十五里。”
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清宣统二年 (1910) 置舒兰县于此。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舒兰县,土名朝阳川。”
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清史稿·地理志》 延吉府: “布尔哈通河……径铜佛寺,至朝阳川,左合朝阳延吉河。” 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吉林延吉县: “县属朝阳川,距县市二十五里。”
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鸥浦村。1928年于此置鸥浦设治局。1929年改为县。
即今安徽黟县东南十五里东源乡。始建于宋,为州城西通黟、祁传递信息的驿铺所在。现存古民居建筑群落,体现古徽派建筑特色和艺术水平。
北周明帝时改齐乐郡置,属齐通郡。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武帝时改为洪雅县。古县名。北周明帝置,治今四川省丹棱县东北。属齐通郡。武帝改为洪雅县。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东路,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明末,喀尔喀蒙古左翼首领硕垒始号车臣汗。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入侵克鲁伦河地区,硕垒玄孙乌默客随其叔台吉纳木札勒率众投附清朝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大业三年 (607) 改为真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大业初改名真阳县。
唐建,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唐韩翊有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诗。在今安徽省宁国市西。唐韩翃有《留题宁川香盖寺壁》诗。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三十八里古塘桥乡。清乾隆《湘潭县志》卷5有古塘桥渡。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太室山南麓。《旧唐书·高宗纪》: 调露二年 (680) 二月,“又幸逍遥谷,道士潘师正所居”。
在今浙江洞头县北大门岛黄岙镇东北。海拔392米。清光绪 《玉环厅志》 卷1: 黄大岙山 “夏秋时海蜇旺生,商贩云集于环山诸埠”。
1931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万安、太和两县赣江东岸地析置,驻沙村(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沙村)。取二县首字为名。1934年11月废。1931年由万安、太和两县赣江东岸地析置。治沙村(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