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朔方郡

朔方郡

①西汉元朔二年 (前127) 置,治所在朔方县 (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什拉召一带)。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西北部及巴彦淖尔盟后套地区。东汉时移治临戎县 (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布隆淖乡古城)。永和五年 (140) 徙治五原县 (今乌拉特前旗东南)。建安二十年 (215) 废。东汉时,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牧于此。后赵于朔方故城复置朔州朔方郡。前秦以后废。

②北魏置,属东夏州。治所在魏平县 (今陕西子长县东)。辖境相当今陕西子长、米脂、清涧、吴堡、绥德等县及子洲县大部地。后废。

③隋大业三年 (607) 改夏州置,治所在岩禄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大部及陕西靖边县、横山县部分地。隋末为梁师都所据。唐贞观二年 (628) 复为夏州。天宝元年 (742) 复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 仍改为夏州。


(1)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置,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东汉移治临戎县(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古城)。末年废。(2)北魏置,治魏平县(今陕西子长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子长、清涧等县地。北周时废。(3)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夏州置,治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区。唐初仍改夏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夏州。


猜你喜欢

  • 蜀州

    ①隋开皇五年 (585) 改汶州置,治所在广阳县 (今四川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汶川、北川等县地。六年 (586) 改为会州。②唐垂拱二年 (686) 析益州置,治所在晋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辖

  • 锦田驿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龙山驿为锦田驿。在今福建惠安县西南一里。

  • 纳呼

    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西盐池。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4辟展:纳呼“四围皆山,滨湖之地司驻牧。其西谷口狭而深,为辟展东境关隘”。清光绪年间置西盐池驿于此。

  • 河东州

    ①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一说在泸定县南冷碛镇。北宋以后废。②唐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凤仪坝子。唐樊绰 《蛮书》 卷5: 河东州 “大族

  • 朱堂店

    即猪堂店。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朱堂店村。民国《重修信阳县志》卷18《兵事》: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太平军“由平靖关入,………折至柳林,又东折杜家畔,至罗山朱堂店”。

  • 大乡县

    南朝梁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五代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沅陵郡。唐为溪州治。五代废。

  • 垫江水

    ①古西汉水 (今四川嘉陵江) 下游经垫江县 (今四川合川市) 入长江一段,称为垫江。东汉建安十六年 (211),刘备自江州 (今四川重庆市) 北由垫江水至涪 (今四川绵阳市东),即此。其上源即古桓水

  • 那板溪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那板溪“在州西南。与渌浪、渌郁等溪俱出十万山,汇流于明江”。

  • 天门台山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石门山”条下:“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顶方正如台。二小溪合流,台下为天门桥。”

  • 茶磨山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