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曹城

曹城

①即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汉为逡遒县治所。《寰宇记》 卷126慎县: “逡遒故城在县南二十五里。《春秋》: 哀公十二年夏,公会吴于橐皋。注云: 橐皋在逡遒县东南是也。魏武伐吴修此城以屯守,呼曰曹城。” 《舆地纪胜》 卷45 庐州: 曹城 “在今梁县。《元和郡县志》 曰: 魏武伐吴,顿重兵于此,重更修筑,故曰曹城。又名浚遒城”。

②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元和志》 卷5河南府缑氏县: 曹城 “在县东一里。曹操与袁术相拒,筑城于此”。

③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元和志》 卷9申州义阳县: 故曹城“在县东三十八里。梁将曹景宗将兵侵魏所筑”。


(1)东汉末曹操与袁术相拒时筑,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2)又名凿岘城。南朝梁曹景宗筑,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


猜你喜欢

  • 鄞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句章县 (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二里鄞江镇)。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等市县和舟山群岛。武德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故句章县置,治今浙江省

  • 岩渊县

    ①唐渤海国置,属椒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西北城里。辽徙废。②辽置,为耀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大石桥市西北岳州城。金废。古县名。(1)渤海国置,治今朝鲜永兴西北。属南海府。辽废。(2)辽置,治今辽宁省

  • 大石桥

    ①又名安济桥、赵州桥。在今河北赵县南洨水上。隋建。《清一统志·赵州一》:安济桥“在州南五里洨河上,俗名大石桥。隋建。广四十步,长五十余步。唐张嘉贞、李翔皆有铭”。②即今辽宁大石桥市。清光绪二十六年(1

  • 八乌龙

    即八乌笼。在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龙乡。

  • 下溪场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下溪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卷2有“下溪场”。

  • 南津口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津关。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在》 卷78夷陵州: 南津口 “在州北二十里。当三峡之口。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故名”。

  • 职田镇

    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职田镇。秦、汉栒邑县,晋之邠邑县曾设治于此。在陕西省旬邑县中北部。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职田街,人口2470。相传唐代尉迟敬德职田于此,故名。秦、汉为旬邑县治。

  • 峄山

    又名邹山、邹峄山或绎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尚书·禹贡》: “峄阳孤桐。” 《诗经·鲁颂·閟宫》: “保有凫、峄” 的峄,皆指此。《左传》: 哀公七年 (前488),鲁师入邾,“邾众保绎”。杜

  • 宿县

    1912年废宿州置,属安徽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宿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1979年析宿县城关镇置宿州市,1992年撤县并入宿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宿州改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1950年县城曾设

  • 南恩路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南恩州置,治所在阳江县 (今广东阳江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阳东、阳西、阳春等市县地。十九年 (1282) 复改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南恩州改置,治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