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救寺

普救寺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北二十四里土岗上。西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清一统志·蒲州府》: 普救寺 “在永济县东五里。唐释道积修建,十年乃成。本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改今名。高爽华博,东临郡治,南望河山”。宋元时寺仍兴盛。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地震倾圯后重建。1920年毁于火,仅存基址及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 (十三级高50米) 等。唐元稹 《会真记》 (又名莺莺传)、元王实甫之 《西厢记》 均取材于此。1986年按唐、宋、明时代建筑风格在原址上重建。


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唐代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中有记载。王实甫著《西厢记》故事取材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大地震,随即重建。1920年寺毁于火,仅存舍利塔等。舍利塔(俗称莺莺塔)系13层砖塔,高约50米,犹存唐制。塔具奇特的回声效应,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世界六大奇塔之一。1986年复建寺庙,1989年竣工。


猜你喜欢

  • 龙津溪

    ①在今福建惠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龙津溪“在县城南。源出东平山,绕流经城西北数里之太白峰,即莲花山也。至龙津陂,绕县治前楼山之阴,又东达下谢溪,入王孙走马埭,汇辋川港接于海”。②在今福建长

  • 白下亭

    即白下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李白诗《献从叔当涂宰阳冰》:“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即此。

  • 上爱茶峒长官司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清废。

  • 滟滪堆

    亦作滛预堆、犹豫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南朝梁李膺 《益州记》: “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 《寰宇记》 卷 148奉节县: “滟滪堆,周回二十丈,

  • 长乐水

    在今江西德兴市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长乐水“在德兴县南四十里。源出大茅山。西流合上饶桐川水,又西流为长乐水,又西至乐平县明口,会大溪为乐安江”。又称南花溪。为武江在湖南省境内最大支流。在湖南省东

  • 嵊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剡县 (今浙江嵊县)。辖境相当今浙江嵊县、新昌二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剡县(今浙江嵊州市南)。辖境约当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八年废。

  • 黄沙嶂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嘉应州》: 黄沙嶂 “在州东南十五里。其北面曰清凉山”。②在今广东兴宁市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黄沙嶂 “在县南三十里。高百余丈,周百里”。

  • 感义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藤州置,治所在镡津县 (今广西藤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藤州。唐天宝元年(742年)以藤州改置,治镡津(今广西藤县东北、北流江东岸)。辖境即

  • 金福铁路

    自辽宁金州 (今大连市金州区)东门起,东北至城子疃 (今城子坦)。全长 102.3公里。中日合办于1926—1927年修筑。今称金城线。

  • 刘家沟

    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三十里刘家沟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刘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