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县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丰南市西北。东汉废。
②汉昌成县之讹。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续汉书 · 郡国志》 安平国: “阜城故昌城。”
③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新城县置,为昌城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郪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北。属右北平郡。东汉省。(2)西魏以新城县(或作新昌县)改置,治今四川省三台县。为昌城郡治。隋大业初改郪县。(3)即“昌成县”。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丰南市西北。东汉废。
②汉昌成县之讹。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续汉书 · 郡国志》 安平国: “阜城故昌城。”
③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新城县置,为昌城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郪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北。属右北平郡。东汉省。(2)西魏以新城县(或作新昌县)改置,治今四川省三台县。为昌城郡治。隋大业初改郪县。(3)即“昌成县”。
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北魏改置南郦县。北周仍名郦县,属武关郡。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郦zhí) 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属南阳郡。东汉移治
即今山东胶南市东北海中之竹岔岛。《清一统志·莱州府一》:竹槎岛“在即墨县东一百里。其相近有巉岛、营岛,俱在县东海中”。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青海辉特部南一旗:“巴彦诺尔在青海东南,周四十余里。水西北流出,屈曲三百数十里,入和尔必拉。”
即今广东三水市南白坭镇。雍正《广东通志》卷18:三水县有白泥墟。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亦作喜楼里。明为乞勒尼卫治。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喜鲁林”。
南朝梁改安乐县置,属江阳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北周保定四年(564)改为合江县。南朝梁改安乐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置合江县。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定州》:水窦岩“石骨清峭,拔地涌出,山雨骤至,则飞泉奔泻两崖间,汇而为潭。岩际有漱玉亭。金章帝尝游此。山坡石上勒宋苏轼书‘浮休’二字,元卢挚因名曰坡山峡”。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乌兰哈达直隶厅置,属承德府。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光绪三十四年(1908)升为赤峰直隶州。1913年复改为县。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废
即宁西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名宁西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宁西城。属西宁州。
即江卡宗。治所即今西藏芒康县。又称江卡宗。1950年由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嘎托。1960年与盐井宗合并为宁静县。1965年改名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