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州

方州

①西魏恭帝改江州置,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方山上。北周天和二年(567)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八年(625)又废。

②北周置,治所在尉氏县(隋改为六合县,今江苏六合县)。大业初废。唐武德七年(624)复置,贞观初废。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方山县(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辖境相当今山西方山县地。次年废。

④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仪陇县(今四川仪陇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地。八年(625)废。


(1)西魏恭帝改江州置,治今四川省苍溪县东北。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八年又废。(2)北周改秦州置,治尉氏县(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寻改为六合郡。(3)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方山县(今山西方山县南峪口镇南村)。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方山县一带。三年废。


猜你喜欢

  • 囿中

    即圃田泽。又名梁囿、原圃、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先秦重要泽薮之一。《元和志》 卷4郑州中牟县: 圃田泽 “一名原圃,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宋以后渐堙废。即

  • 邑次县

    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属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寻复为广武县。开皇中复名邑次县。大业二年(606)改名允吾县。古县名。隋开皇初改广武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庄浪河畔。属武威郡。隋大业二年(606年)

  • 圳源峒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南。瑶人所居。《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有“圳源峒”。

  • 竻竹城

    即今越南河内市。《资治通鉴》: 唐大中十二年 (858),王式为安南都护。“式有才略,至交趾,树竻木为栅,可支数十年,深堑其外,泄城中水,堑外植竹,寇不能冒”。胡注: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竻竹,

  • 永宁道

    1914年由下川南道改置,属四川省。治泸县(今四川泸州市)。辖境约当今四川仁寿、井研、沐川、马边、雷波以东(犍为、荣县、威远除外),资阳、资中、内江、隆昌、泸州、泸县、合江以南地区及宁南县地。1928

  • 盘江桥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西三十里盘江上。《清 一统志·安顺府》: 盘江桥“《(贵州) 通志》: 旧为滇黔孔道,波涛汹涌,不能舟渡,明崇祯间建桥”。

  • 康济寺塔

    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一百三十里韦州古城东南隅。西夏始建。塔身九级。明嘉靖六年(1527) 增筑四级,四十年所增四级被震毁。万历九年 (1581) 重修,复于九级之上增筑四级。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塔前有明成

  • 建威县

    北周改白水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唐属武州,贞观元年 (627)省入将利县。古县名。北周时降绥戎郡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北。属武都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

  • 热水江

    一名温汤泉。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清一统志·柳州府》: 热水江“在象州东北十五里。其源曰温汤泉,在州东三十里热水村。平地涌出,沸如滚汤,下流渐冷,溉田甚广”。

  • 三面山

    ①在今四川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67崇宁县:三面山“在县北六十里。上有龙湫,径不盈尺,而水常不绝”。②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胜览》卷56石泉军:三面山“在石泉县北六十里。三面内向,因名。上有龙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