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城山

方城山

①即王城山。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王城山“本名方城山,王羲之《游四郡记》云:临海南界有方城山,绝��壁立,越王失国,尝保此山”。

②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侵庸,“及庸方城”。杜注:“方城,庸地。上庸县东有方城亭。”《元和志》卷21竹山县:方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顶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


(1)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山东麓。(2)今山名。又称方岩。在浙江省温岭县西北。王羲之《四郡游记》称:“临海之南有方城山,”即指此。唐时改称王城山,宋时称方岩山。绝��壁立如城。相传越王失国尝占此。山有羊角洞、仙人田、云霄寺等胜迹,为北雁荡风景区一景点。产石板、石料。


猜你喜欢

  • 通海湖

    杞麓湖的别称。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北部。《元混一方舆胜览》: 通海湖 “秀山临其上”。《明一统志》 卷86临安府: 通海湖 “在通海县北三里。源自河西县,流注为湖,周八十里。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

  • 马嵬城

    亦名马嵬堡。即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相传为晋人马嵬所筑。《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苻麟率众数千,据守马嵬城”。唐于此设马嵬驿。《新唐书·明皇纪》:天宝十五载(756),帝

  • 封门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封门山 “在县 (今封川镇) 东北二十里。峰峦秀蔚,两崖如门”。

  • 逍遥山寨

    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 “云罗山寨” 条: “州西北有逍遥山寨。天顺初,逍遥山瑶作乱,官军讨之,东由阳春,西出岑溪,复分道自鸡骨岭罗旁水口,水陆并进,捣其巢穴。”在今广东省罗

  • 五岳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

  • 北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即古龙岗山)上。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二百五十余年。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

  • 西夜国

    亦名漂沙、子合。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西域城国。汉时王治呼犍谷(今新疆叶城县南阿克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

  • 参卜郎

    在今四川理塘县北。元为吐蕃等路宣慰司治。明为参卜郎千户所。

  • 乌模鲁河

    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北。为汤旺河上游支流。源出小兴安岭。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吞河源出吞你窝集之南。有两池,南池曰吞鄂模,周三十里,南流曲曲二百里,会东北来之乌模鲁河。”

  • 茶洞堡

    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四十四里茶洞镇。昔称“乍董”,苗语意为 “汉人住地”,因有汉人居此而得名。后音译为 “茶洞”。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谓茶洞城 “背负峻岭,面临绝壁,西接秀山,南邻松桃。谚云: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