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绛县

新绛县

1912年改绛州置,属山西河东道。治所即今山西新绛县。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8年撒销,并入侯马市。1962年复置新绛县。


在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麓。属运城市。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31.7万。辖7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兴镇。西汉置临汾县,治今县东北,属河东郡。三国魏属平阳郡。西晋因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泰平县,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北魏又于县置东雍州和正平郡。北齐徙治于今县,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东雍州为绛州。隋开皇初废正平郡,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临汾县为正平县,治今县址。大业初废州,置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绛郡为绛州,治正平县。属河东道。北宋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南路。元初属平阳路,后属晋宁路。明洪武初废州治正平县入绛州,属平阳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名为新绛县。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7年析置新绛、绛南二县。1948年复并为新绛县。1949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新绛县并入侯马市。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运城市。地处临汾盆地南部,汾河、浍河、鼓水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棉花、玉米、谷子为主。矿产有铁、石灰石、石膏、甲长石、重晶石、石英、磷等。工业有纺织、针织、机械、冶金、化工、造纸、工艺美术、建材、酿酒、食品等。侯西铁路和1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绛州三楼、白台寺等。


猜你喜欢

  • 亦作弊、邲。西周邑,春秋为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史记·郑世家》: “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 虞翻曰: “十邑谓虢、郐、鄢、蔽、 补、 丹、 依、 㽥、 历、 莘也。”古邑

  • 威楚县

    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降威州置,为威楚路治。治所即今云南楚雄市。明洪武十五年(1382) 改楚雄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降威州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五年(13

  • 老木园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北。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二年(1797)四月,“大宁奸民陈崇德作乱于老木园”。次年,为将军观成攻破,崇德败死。

  • 公道桥镇

    即僧道桥镇。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清嘉庆《扬州府志》卷16《都里》引《雍正志》:“公道桥镇在城北四十里,属上官巡司辖,与黄珏桥相距十里,并为湖中高阜,廛市民居亦正相等,俗呼曰僧道桥。”

  • 溪碱铁路

    自今辽宁本溪市经牛心台、温泉寺至田师傅。长86.9公里。1914年从本溪修至牛心台。1939年修至田师傅。田师傅至碱厂段未建。今称溪田线。

  • 地豆于

    北魏时,散居室韦以西,北界乌洛侯,西以今兴安岭与柔然相接,南邻奚、契丹。相当于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附近一带。以游牧为生,常向北魏朝贡。后为突厥所并。

  • 紫荆岭

    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易州: 紫荆岭,“峰峦环列,岭上有关,路通山西大同。《志》 云: 关东有柏梯、连泉、大寒、八砦、唐胡、退鱼、佛儿诸岭,关北有拒梯、耽迟、鞍头、箔儿、骆驼诸岭;

  • 窟窿河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窟窿河 “源出土葫芦沟,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内多大穴,深不可测,畜产误入,即不能出”。

  • 贝中聚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乐安国博昌“有贝中聚”。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乐安国博昌县有“贝中聚”,即此。

  • 十二圩镇

    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南十里十二圩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扬子淮盐总栈自瓜洲移此,为淮盐转运总枢纽,渐成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