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新竹县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1949年裁入新竹县。1982年复置新竹市。
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西濒台湾海峡。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38.4万,多为闽、粤两省移民后裔。市政府驻民族路。原为新竹县辖市,1982年7月升省辖市。市境大部为平原,东南部有丘陵。头前溪、客雅溪、盐港溪分别流经北部、中部和南部,西注台湾海峡。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有稻、甘薯、蔬菜等。特产米粉、贡丸、高丽饼等。沿海有渔业。养牛业发达。工业有化学、纺织、食品和机械制造等。市中心迎曦门为台湾传统建筑,北门外北廓园为清咸丰元年(1851年)所建,可略窥旧城风貌。设有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引进推广外国新技术的科学园区以及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和体育场、图书馆等,素有“文化城”之称。纵贯铁路、1号省道、15号省道经市区,高速公路过市东郊及南郊。名胜古迹有关帝庙、苏氏节孝坊、郑氏家庙、孔子庙和中山公园、南寮海岸、十八尖山、青草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