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灵宝市西豫灵。《新唐书·地理志》 阌乡县:“有轩游宫,故隋别院宫,咸亨五年更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蒲口顿(西魏改置依政县,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 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治依政县。显庆二年(657)
南明永历十年(1656),永历帝朱由榔入昆明,称滇都,置兴龙府。永历十二年(1658)底,永历帝及李定国离昆明西走。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云南府。
即佷山县。汉置,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续汉书·郡国志》 作 “很山”。
①南朝梁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隋大业初属澧阳郡。唐属澧州,贞观元年(627)移治今安乡县。元属澧州路。明属澧州。民国初属湖南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②北周改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水经·江水注》:夷陵县故城“应劭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弘治十五年 (1542) 改为固原州。
简称淮西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分淮南路西部置,至道三年 (997) 复与淮南东路合为淮南路,熙宁五年 (1072) 又分淮南路西部置,治所在寿州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阳、和县以
在今山西翼城县南。《史记·白起传》: 秦昭王十四年 (前293),“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水经·浍水注》: 乾河 “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