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城

文城

即今山西吉县西北文城镇。西魏汾州文城县治此。《元和志》卷12文城县:文城“故老曰此城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为文城”。


(1)区片名。在山东省文登市中部。市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8万。为原文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以文登城简称得名。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置文登县,始为县治。有通讯电缆、网具、纺织器材、纺织机械、塑料等企业。309国道、青威、初张、青威公路等在境内交会。桃威铁路经此。其东北隅有因秦始皇登临修建的召文台、秦皇庙。东首峰山建有革命烈士陵园,抱龙河已筑堤护岸,建成河滨公园。城西有七里汤温泉。(2)集镇名。在河南省遂平县西南部。文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00。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唐将李愬攻破文城栅后,居民在城北重新聚居成村,取名文城。公路通县城。古迹有吴房(文城)遗址。


猜你喜欢

  •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日军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水师官兵力战不敌,

  • 射洪县

    北周改射江县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元和志》 卷33射洪县: “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隋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天宝初属梓潼

  • 小兴安岭

    亦称东兴安岭。在今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西北一东南走向,长达400公里。《清史稿·地理志》 黑龙江省:内兴安岭“正支又东北为嫩江源。又东南为库穆尔,为东兴安岭。西出一支为和罗尔,又西曰乌云和尔冬吉。正支

  • 拉林河

    辽、金作涞流河或来流水。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清一统志·吉林一》: 拉林河“在 (吉林) 城东北二百二十五里。源出拉林山,西北流会和伦、摩琳、喀萨哩三水,经阿拉楚喀城西一百二十里,至城西北二百五

  • 八阵图

    ①又名诸葛亮八阵。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元和志》卷31新都县:“诸葛亮八阵,在县北十九里。” 《寰宇记》卷72新都县引李膺《益州记》云:“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

  • 平圃镇

    即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周田镇西南平圃村。《方舆纪要》卷102韶州府曲江县:平圃镇在“府北九十里。有巡司……洪武十六年设”。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北。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巡检司于此。

  • 二台站

    亦名察布奇尔站、查普奇尔、察普起尔台。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二站镇。旧属肇州。《清史稿·地理志》 肇州厅:“自茂兴站起……又东至察布奇尔。”民国汤尔和译《黑龙江》第三章肇州县:有“二台(察普起尔台)”。

  • 威清站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即今贵州清镇市。二十三年改置威清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后废。

  • 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

    元至正十五年 (1355) 改毛岭峒置,属四川南道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后改为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

  • 海安坝

    在今江苏海安县。《明史·常遇春传》:“从徐达克泰州,败 (张) 士诚援兵,督水军壁海安坝以遏之。” 《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海安坝 “在泰州东海安县北。有东、中、西三坝,限河水不南入运盐河,以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