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江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寰宇记》卷88泸州泸川县:“支江水从富义县鸳鸯池,屈曲方至城下,与汶江合流。”《清一统志·泸州》: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自富顺县椽子漕流入州境,又南五十里至怀德镇入资江”。
在今四川泸县西北。《寰宇记》卷88泸州泸川县:“支江水从富义县鸳鸯池,屈曲方至城下,与汶江合流。”《清一统志·泸州》:支江“在州西北六十里。源自富顺县椽子漕流入州境,又南五十里至怀德镇入资江”。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四十里前头村北。汉属左冯翊。东汉末废。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置,属毗陵典农校尉。治所即今江苏丹阳市。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③东晋孝武帝改育
清置,属和顺县。即今山西和顺县东南三十八里松烟镇。《清一统志 ·辽州》: 松烟镇 “在和顺县东四十里”。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9—1945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置和东县治此。(1)在山西省和顺县东南部
1933年日本占领期间置,属高雄州。治所即今台湾屏东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屏东市,为台湾省辖市。1950年改设屏东县。据 《清一统志·台湾府》: 半屏山 “在凤山县北七里。《通志》: 自台湾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亦名玛展窝集。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海兰河 “有玛展河自西北来注之。即密占河也,出密占窝集,东南流数十里入海兰河”。民国 《宁安县志》 卷 1:“玛展 (亦作密占,长
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寰宇记》卷36敷政县:“三塠山在县北一里,其山土石相杂,上有三冢,遥望如塠物,因以为名。”
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光绪七年(1881)移治今张北县。1913年改为张北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治张家口下堡(即今河北张家口市)。属口北道。为口北三厅之一
一作柏海。即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鄂陵湖的合称。《旧唐书· 吐谷浑传》: 唐贞观九年(635) 击吐谷浑,“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也焉”。即“柏海”。
在今山西祁县东二十五里南北团柏村。《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以右神武统军康思立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帅扈从骑兵赴团柏谷”。在今山西省祁县东。《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
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积利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瓦房店市、大连市和普兰店市等地。五代时废。唐总章元年(668年)置,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龙潭山。属安东都护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