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水
在今湖南江永县南。《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掩水 “源出大掩山下,有石掩穴口,故名。东流与沲水合,经三江口与潇水、舜源水合”。
在今湖南江永县南。《明一统志》 卷65永州府: 掩水 “源出大掩山下,有石掩穴口,故名。东流与沲水合,经三江口与潇水、舜源水合”。
亦名安彝关、新关。在今陕西陇县西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陇州汧源县:“西有安戎关,本大震关。大中六年,防御使薛逵徙筑,更名。”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明置,属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4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洪武初,月鲁帖木儿叛,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兵“又破水砦关”。即此。
亦作陵水、溧水。即古之中江。在今江苏溧阳市。《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蔆水。”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水经·滍水注》:“滍水之北有积石焉,世谓女灵山。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狐峙,不托势以自远。四面壁绝,极能灵举,远望亭亭,状若单楹插霄矣。”
①清雍正二年(1724)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布隆吉城(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六年徙治渊泉镇(今安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以西之地。乾隆二十四年(1759)升为安西府。②清雍正九年(1731)置
即康国。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新唐书·西域传》: “康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莒县。《春秋》: 定公十四年 (前496),“城莒父及霄”。《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 即此。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莒县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城莒父
明置,属定辽右卫。在今辽宁凤城市东北一百二十八里叆阳城。嘉靖初置守备驻防。万历八年 (1580) 明军与女真王兀堂激战于此。在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北叆阳城。明边堡,为与建州努尔哈赤属部互市之处。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珠山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万年县有珠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