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
亦称斯、斯叟、斯榆、斯都。为古羌族的一支。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始阳镇。《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分布于今四川雅安、汉源、西昌及以西地区。西汉武帝时在徙地置徙县 (今四川天全县东始阳镇)。历代居于今四川西昌一带之徙人,曾多次起义。
亦称斯、斯叟、斯榆、斯都。为古羌族的一支。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始阳镇。《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 分布于今四川雅安、汉源、西昌及以西地区。西汉武帝时在徙地置徙县 (今四川天全县东始阳镇)。历代居于今四川西昌一带之徙人,曾多次起义。
一作日瓦土司。民国分玉树戎模土司置,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西境。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下:“戎模近又分出日娃族。”
即今浙江义乌市西南十四里江湾乡。《清史稿·地理志》 金华府义乌县:东江“径江湾市,会画溪”。即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二里城古村。大业初属冯翊郡。唐属同州,天祐二年 (905) 改韩原县。五代唐天成元年 (926) 复名韩城县。金贞祐三年 (1215)升为祯
又名西陵、孙陵。俗名松陵冈。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又称吴大帝陵。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寰宇记》 卷90上元县: 吴大帝陵 “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按 《丹阳记》: 蒋陵因山为名”。《晋书· 苏
清宣统元年(1909)置,属川滇边务大臣。治所在登科府(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旧邓柯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地区及西藏昌都地区东部地。1913年改为边西道。
①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境之红碱淖。《明史·鞑靼传》:成化九年(1473)秋,“满都鲁等与孛罗忽并寇韦州,王越侦知敌尽行,其老弱巢红盐池,乃与许宁及游击周玉率轻骑昼夜疾驰至,分薄其营,前后夹击,大破之
亦作鄂嫩、敖嫩、俄侬。在清外蒙古车臣汗部北境。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流入俄罗斯境内的鄂嫩河。即“斡难河”。
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8: “以地多酸枣,其仁入药用,故名。” 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属东郡,移治今延津县北十五里。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
在今河南宁陵县西五里。《寰宇记》卷12宁陵县:甘露岭“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至此甘露降,因以名焉”。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北岸穆哩罕山地区。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俄罗斯黑龙江中游北岸穆哩罕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