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八里。《汉书·何武传》:何武“封氾乡侯,食邑千户。氾乡在琅邪不其”。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7谓汎乡城“今俗曰粥熟城”。
①北周闵帝元年(557)分蓝田县地于白鹿原上置,属蓝田郡。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十一里。建德二年(57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雍州,移治今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次年改名宁民县。②五代梁开
即郑渠和白渠的合称。《班固·西都赋》:“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郑渠为韩水工郑国为秦所凿; 白渠为汉赵中大夫白公所凿。
即今湖南洞口县。原为武冈县地,明代已有 “洞口” 之名。方以智有 《游洞口林谷诗》。清乾隆年间戴宗槐 《洞口记》 谓洞口以地形得名。1952年设洞口县,因洞口为名。即今湖南省洞口县驻地洞口镇。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四十八里舥艚镇。《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舥艚寨 “寨东、北两面皆滨海,嘉靖中,倭屡由此入犯”。
在今河南汝南县北汝水之旁。《金史·哀宗纪》: 天兴三年 (1234),“帝自缢于幽兰轩。末帝退保子城,闻帝崩,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哭奠未毕,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奉御 (完颜) 绛山收哀宗骨痤之汝水
明初置,在今湖北咸宁市西。清雍正六年(1728) 裁。
在今江苏苏州阊门外虎丘山下。阖闾是春秋末吴国国君。《越绝书》 卷2: “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垂,坟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圆之口三千,时耗、鱼肠之剑在焉。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成都府置,为四川行中书省治。治所在成都、华阳二县(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北川以南, 内江、井研以北,简阳、德阳以西,都江堰市以东地区。明初复改为成都府。蒙古入蜀,改成
即今桑干河。 《水经·㶟水注》: “㶟水又东北流,左会桑干水,县西北上下,洪原七轮,谓之桑干泉,即溹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