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三卫
即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明正统间,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
即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明正统间,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
在今越南永富省东北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宣化府:三岛山“在杨县境。有三峰突起”。
东魏武定二年 (544) 置,为伊阳郡治。治所在伏流城 (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四里陆浑村)。西魏属河南郡。隋开皇初改为伏流县。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伊川郡。隋开皇初改名伏流县。
元泰定四年 (1327) 置,属顺宁府。治所在今云南云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元泰定四年(1327年)置,治今云南省云县境。属顺宁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云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春秋楚邑。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左传》:昭公十三年 (前529),“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杜注: “竟陵县城西北有甘鱼陂。”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天门市西北。《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
今西藏中部工布区域。《新唐书吐蕃传笺证》引《吐蕃历史文书》云:“罗阿遂弑支弓赞普,王子霞基与聂基二人被放逐于工域”,即此。
亦名笑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清一统志·安陆府》: 宵城,“ 《县志》: 天门县东有笑城,即宵城之讹”。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史记·晋世家》:穆侯七年(前816),“伐条,生太子仇”。古邑名。西周、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晋穆侯七年(前805年),伐条,生太子仇,即此。
1940年6月由建瓯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因县治在水吉镇,故名。1956年7月撤销,裁入建阳、建瓯、浦城三县。旧县名。1940年由建瓯县析置,治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恩平江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下入新会县界。”《舆地纪胜》卷89南恩州:平城山“在阳江县东旧恩平县西北”。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王家营子乡。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一统志·永平府一》有“王家营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