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延川县

延川县

隋改文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元和志》卷3延川县:“取吐延川为名。”大业初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北部、清涧河下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属延安市。面积 1941 平方千米。人口18.7万。辖8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延川镇。秦、汉时为高奴县地。北魏设安民县,西魏析安民县地于今文安驿置文安县及文安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文安县改名延川县,以境内吐延水(今清涧河)为名,安民县改名吉万县。大业元年(605年)废入上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安民县改为宏风县,神龙元年(705年)又改延水县。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延水县降为镇,辖地并入延川县,属延州,元祐四年(1089年)后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6月工农红军进入后,曾设赤光、延水两县,1937年撤销并入延川县。1950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延川县,辖地并入延长县。1961年以原辖区复设延川县。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清涧河及其支流永坪川斜贯县境。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黍、谷子、玉米为主。矿产有石油和煤。有水泥、农机、粮油加工等工业。渭清公路经此。古迹和纪念地有杨家圪台、太相寺和刘家渠。


猜你喜欢

  • 杨场镇

    北宋置,属什邡县。即今四川什邡县西北五十里洛水镇。在四川省丹棱县东南部。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场,人口370。以驻地杨场得名。1951年为杨场乡,1958年为杨何公社,1984

  • 吉林市

    1936年伪满由永吉县析置,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置吉林市。在吉林省中部、松花江中游。面积2.7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962 平方千米)。人口431.2万(市辖区179.5万)

  • 花溪

    即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之花溪河,为青衣江支流。《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花溪“在洪雅县西南,出芦山郡界。《旧经》云:葛洪尝隐此溪,南有岩洞,即丹灶之所,有仙人像”。《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花溪在“县西

  • 宁夏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宁夏府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仍改为宁夏府。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属陕西都司。宁夏巡抚驻此。二十八年废

  • 正果墟

    亦作证果。即今广东增城市北四十里正果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增城县有“证果墟”。

  • 铁龙堡

    明置,属小河守御千户所。在今四川平武县北铁龙堡。《方舆纪要》 卷73小河守御千户所: 铁龙堡在 “所东七十六里。有两山对峙,峭壁万仞,二水会流,深不可测。上为铁索桥,索凡六条,各长一十五丈,引于河之西

  • 三垛镇

    元改三墩镇置,属高邮州。即今江苏高邮市东四十里三垛镇。《元史·纳速剌丁传》:至正末,张士诚义军袭高邮,“纳速剌丁以舟师会诸军讨之。距三垛镇,贼众猝至,纳速剌丁麾兵挫其锋”。在江苏省高邮市东南部。面积1

  • 妙峰寺

    在今福建安溪县北。《清一统志·泉州府》:妙峰寺“在安溪县北翠屏山麓。明里人李先春建。本朝(清)大学士李光地读书于此”。

  • 峡隆塔

    即今西藏生达县北加隆。藏语意为汉人住地。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打箭炉由霍耳德尔格草地至察木多”,途经“峡隆塔”。

  • 陕西三边

    总督名。明弘治十年 (1497) 遣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十五年后或设或革。至嘉靖四年 (1525) 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提督为总制,十九年改为总督三边军务。驻固原州 (今宁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