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角咀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舆地纪胜》 卷41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昔号形势控扼”。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明史·地理志》:海门县 “东南有料角咀”。嘉靖中,击败倭寇于此。
即料角咀。在今江苏启东县北吕四镇东。《舆地纪胜》 卷41通州: 料角,“海门有料角,昔号形势控扼”。南宋绍兴中设水师防守。《明史·地理志》:海门县 “东南有料角咀”。嘉靖中,击败倭寇于此。
①又名大章山、太傅山。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书山“在上犹县西八十里。形如书柜。一名太傅山,出巨木美材”。《清一统志·南安府》:书山“一名太傅山。以邑人卢光稠尝居山下,后赠太傅,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南资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益阳县注: “应劭曰: 在益水之阳。” 《水经·资水注》: “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②
①隋开皇六年(586)建,即今河北正定县城内隆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改名龙兴寺。清康熙年间定名隆兴寺。②在今浙江嵊县北。《清一统志·绍兴府一》:龙藏寺“在嵊县北四十五里。梁天监二年建,号龙宫院。
即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南史·梁宗室传上·萧正义传》:北固山“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 …… (梁武帝)登望久之, 敕曰:‘此岭不足须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乃改曰北顾”。即“北固山”。
元泸州治。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西河)。《元史· 地理志》 沪州: “至段氏时,于热水甸立城, 名洟笼, 隶建昌。 宪宗时, 建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
一名苑川城。东晋太元十年 (385),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筑,为都城。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晋书·乞状国仁载记》: “筑勇士城以居之。” 即此。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灵江北岸前所镇。《清一统志·台州府》: 前所寨 “在临海县东九十里海门卫北。明洪武二十八年建前千户所,筑城周三里有奇。南临椒江,与卫城仅隔一水。本朝改为寨,设都司、守备驻防。今增置巡
亦作龙鸠堡、笼鸠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间,“(董)蛮再犯龙鸠堡”。即此。
西夏建,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宋史·地理志》 绥德军: 克戎寨 “本西人细浮图砦,元丰四年收复,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赐名”。西夏筑,在今陕西省子洲县东北。北
亦作灵口。零水 (灵水、灵溪) 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南。《晋书·桓玄传》: 隆安中,讨荆州刺史殷仲堪,“玄进至杨口,又败仲堪弟子道护,乘胜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遣军数